基金项目:江苏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涟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相对湿度77%,土壤以砂壤土为主,从1998 年开始尝试引进少量芦笋进行种植,现今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种植芦笋过程中存有不少问题,因此今天小编就来重点说说江苏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江苏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 涟水芦笋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2012 年该地组建了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红窑镇颜下庄村进行 20 hm 2 的规模化种植,现今种植面积扩展到 100 hm 2 ,该地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综合防治病虫害,被列为 2014年南京青奥会指定产品,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了芦笋加工新产品,如利用芦笋中下部不宜食用的部分生产芦笋饮料,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2 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地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部分生产基地的排灌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

2.2 种植田笋龄较长, 品种更新速度慢

国内种质资源偏少,育种难度大,部分主栽品种主要靠从国外引进,同时很多芦笋田的笋龄较长,制约着芦笋产量和效益。

2.3 机械化程度低, 人工生产成本高

芦笋采收时段性强,生产旺季一天一采收,难以实现机械化,增加了劳动成本,限制了其产业规模化发展。

基金项目:江苏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4 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低

经营状况较为分散,缺乏规范化管理,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现代农业适度规模化、品牌化、 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未能建立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联结机制。

2.5 加工能力薄弱, 产品附加值较低

目前大部分芦笋还处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其产品附加值较低。 

3 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对策

3.1 统筹规划布局思路, 推进涟水芦笋产业高效绿色发展

充分发挥涟水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芦笋种植的大户、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银行信贷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设施芦笋生产;围绕品种优质化、 技术集成化、经营产业化,逐步全面实现基地规模、生产标准化、服务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升芦笋绿色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芦笋生产的综合效益。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芦笋生产条件

多方筹措资金 增加投入,大力改善生产基地的条件;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并完善建立芦笋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基地排灌畅通。

3.3 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建立高标准芦笋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国内外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示范推广适合本地生产实际的配套高产栽培模式;定期组织种植大户、新型主体参加芦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观摩活动;充分利用项目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等平台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芦笋种植职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

基金项目:江苏涟水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4 提高芦笋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将有一定规模的芦笋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成立芦笋产业联盟,稳妥推进规模化生产;引进示范机械化作业,实行农机与农艺耦合;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等方法对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全面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等,大幅降低农药使用量;逐步建立芦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质量监管,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5 研发产品加工新技术,开发特色多元化产品

逐步建立与生产基地相适应的芦笋加工企业,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采用招商引资、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地加工企业投资兴业;开发芦笋加工新产品,比如说速冻、冻干、罐头等芦笋产品;选择交通便利的田块适度发展芦笋采摘,建设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促进芦笋产品多元化发展。

3.6 创建芦笋品牌, 提高市场知名度

积极组织芦笋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 APP等现代传媒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造地域芦笋名牌产品;加强农超对接,增加芦笋产品在超市的销售份额;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芦笋出口量;探索“互联网 + 芦笋产品”的新模式,发展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