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型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黄颡鱼因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黄颡鱼品种独特,对生长环境和养殖管理要求严格,因此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淡水型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一、池塘宜深,水质良好

   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最适宜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耐低氧能力比常规鱼类略差。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符合以下条件:

   1、深度适宜:水体深度必须达到2m以上。

   2、水源充足:池塘必须有稳定的、充足的、无污染的用水水源。

   3、能排能灌:要求池塘有完备的进、排水系统,排灌自如。同时建有安全可靠的进、排水口,配套建设网具等拦鱼设施。

   4、底质优良:要求池底平坦,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cm左右。

   5、水质良好:要求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以上。

   6、设备齐全:要求每个池塘面积适宜,要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常用设备。

   二、清塘宜严,施足基肥

   1、黄颡鱼是无鳞鱼,对许多药物敏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养殖环境优良,无论是新、旧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清塘消毒。

   2、鱼种放养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亩150-200kg的用量施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以培育大量的水体浮游生物。

淡水型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三、放养宜早,品种优良

   1、黄颡鱼属小型鱼类,生长速度较慢,只有在养殖环境良好、养殖品种优良、饲料优质丰富等情况下,才能健康快速生长。因此在养殖时,可以提早放养,适当延长养殖周期,提高养殖产量。

   2、黄颡鱼鱼种要求体表光滑,体格健壮,游动有力,无病无伤,入池前必须使用5%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防止将病原体或虫卵等有害物质带入池塘,同时可以搭配放养的鲢、鳙鱼。

   四、投喂宜精,讲究科学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在夜间进行觅食活动。人工养殖时,也可以投喂人工饲料或专用配合饲料。投喂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饵料精细:黄颡鱼偏肉食性,对饵料中的蛋白质和饵料质量要求较高,喂养时要将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花生饼、豆渣等植物性饲料粉碎,搅匀后做成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2、驯化训炼:对于已经驯食的人工繁育种苗,按标准投喂人工饲料。而对于天然野生黄颡鱼,因喜昼伏夜出摄食,因此要经过驯食过程,使其适应白天摄食。

   3、合理投喂:喂。黄颡鱼投喂时注意“尽早开食、少食多餐”,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科学投喂。

   4、讲究方法:饲料投喂要合理安排,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经常调整饲料喂养,晴天多投,阴天则少投,雨天可少投或不投。

淡水型黄颡鱼池塘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五、病害宜防,防治结合

   黄颡鱼抗病能力较强,一般很少发生病害,但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和预防工作,具体如下:

   1、防病为主:黄颡鱼对常用药物忍耐能力不及其它鱼类,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减少病害发生机率。

   2、有病早治: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肿病、肠炎病等,一旦发现疾病则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准确诊断治疗,治疗过程中不可以使用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敏感药物。

   六、管理宜紧,综合施策

   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个体纤小,容易受惊,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管理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1、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时刻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要达到35cm。

   2、适时增氧:池塘按要求配备增氧机,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开机增氧,补充水体溶氧。

   3、强化管理:坚持日夜巡塘,观察鱼类生长情况,尽量减少车辆、行人或动物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类,以免发生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