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苗菜高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芽苗菜怎么种植?芽苗菜怎么销售?芽苗菜产业链接如何生成?目前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下面惠农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芽苗菜生产技术与全产业链流程。

芽苗菜高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芽苗菜的种植生产不受地质限制,可在盐碱地区域开展生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我国为9913万公顷;可在光伏大棚中生产,成为光伏农业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可立体栽培,生产效率高;芽苗菜生产可不受季节限制,而且生产周期短,10-20天就可上市,经济效益较高。 随着芽苗菜市场销售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对于调节蔬菜的淡季市场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

1、技术要点

1)筛种:过筛,剔除发霉,破损及瘪子。

2)浸种:45℃的温水浸泡10-12h,浸种期间换水 2-3次。

3)消毒: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5min,浸种后,每盆加入20g百菌清充分搅匀浸泡10min进行消毒杀菌。

4)催芽:25℃左右清水淘洗3遍,捞出沥去水分,播撒在洁净的苗盘,湿麻布盖住苗盘,保持湿度和黑暗条件进行催芽,露白时播种。

播盘规格一般为长:宽:高=55cm:28cm:5cm。

5)播种:种子厚度以密铺一层为宜,每批次每盘播种量阶梯性增加。

6)碟盘催芽: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播盘上覆盖湿麻袋片。叠盘催芽期间每天喷一次水,在喷水的同时进行一次"倒盘",调换苗盘上下前后的位置。

7)摆盘上架:出芽率达90%以上及时摆盘上架,防止高温高湿产生坏种、烂种。

8)上架培养:生产过程中,每日浇水2-3次,以盘内不积水且不滴水为宜;每天通风换气1-2次;遮光,采收前1-3天见散射光,以完成绿化过程。

9)收割:依据各品种特性,采收标准为株高10-15cm。芽苗子叶平展,茎粗壮肥大,叶片有光泽,生长整齐,无烂根、烂脖,无异味,不倒伏。 

芽苗菜高效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管理要点   

1)光照  

芽苗菜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但光与芽苗菜的质地和颜色有密切关系,如绿豆芽、黄豆芽等以粗壮、质脆、洁白(子叶淡黄)为上乘。这些芽苗菜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遮光的办法,光照度在中光或弱光区域(200-1000lux)。而豌豆苗、萝卜芽等不仅要求质脆鲜嫩,而且要求带有鲜艳的绿色,光线充足时,叶绿素形成得多,绿色浓,光照度在强光和中广区域(1000-5000lux)最好,前期采用遮阴帘遮阴,采收前1-3天使其见到比较强一些的散射光.以完成绿化过程,随后立即采收上市。

2)温度

芽苗菜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0-28度之间,芽苗菜出盘后所要求的温度环境虽没有叠盘催芽期间要求严格,但应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期分别进行管理。一般来说,如果同一生产场地同时种几种芽苗菜,那么室内温度应掌握夜晚不低于16℃,白天不高于27℃。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豌豆苗、种苗香椿较喜欢低温,而萝卜苗、荞麦苗则较喜欢高温。在具体管理上,高温区域可摆放萝卜苗和荞麦苗,低温区域则可摆放豌豆苗和香椿苗。此外,芽苗菜生长前期要求温度范围较为严格,中后期则可放宽一些。

3)通风管理

通风是调节栽培室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风可保持栽培室空气清新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利于减少种芽霉烂和避免空气二氧化碳的缺失。因此,在室内温度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每天应通风换气1-2次。

4)收割

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豌豆苗播种后经9-1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15厘米,顶部小叶己展开,食用时切割梢部7-9厘米,每盘可产400-700克。萝卜苗播种后经5-7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6-10厘米,子叶展开、充分肥大,食用时齐根切割,每盘可产500-700克。松柳苗播种后经9-1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8-11厘米,子叶平展,充分肥大,食用时齐根切割,每盘可产300-400克。荞麦苗播种后经9-1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约10-12厘米,子叶平展,充分肥大,食用时齐根切割,每盘可产400-500克。种苗香椿浸种后,从催芽开始经18天左右即可收获,收获时苗高7-10厘米,子叶平展、充分肥大,小叶未长出,食用时可齐根切割或带根拔出,每盘可产400-500克。

3、芽苗菜全产业链

芽菜全产业链涉及以下基本产业单元:芽菜适宜种子的筛选与引入→芽菜种子基地建设→芽菜无土栽培技术、低成本高效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优化→芽菜规模化生产与运营→芽菜鲜品采后初加工与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发→芽菜采后初加工与深加工生产与运营→销售渠道与网络的开拓与维护→品牌化运营与管理→核心技术与优质品种的推广→种子繁育与芽菜生产外放→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提供产品订单与销售服务。

关于芽苗菜的生产技术及产业链接流程今天就先为感兴趣的农民朋友简单介绍到这,更多芽苗菜相关种植技术尽在惠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