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自古就有“药都”之称,主要品种有板蓝根、菊花、紫丹参、紫苑、薄荷、黑豆、薏苡仁、金银花、红花、草决明等。当地为了为研究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方略,围绕中药材种植规模、质量和效益三大主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具体内容如下。

基金项目: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域逐步拓展

   据农业部门统计, 2017 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7.27 万 hm 2 ,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从谯城区逐步向三县扩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该地实施规模种植补贴政策,鼓励土地流转种植大户腾出一部分地种植药材和药业企业建基地,效果明显。现今全市 96 个药材种植大户,三县占 80% 以上,三县药材种植面积由2009 年的不足 6 666.67 hm 2 发展到 2017 年的 3.47 万 hm 2 。

   1.2 规模种植发展较快,专业乡村特色显现

   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在 3 333.33 hm 2 以上的乡镇有 4 个;有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庄) 821 多个;有中药材种植大户 105 个。种植面积超过 3 333.33 hm 2 的品种有白芍、牡丹、桔梗、白术、白芷、菊花6 个。十九里镇被评为“安徽省特色专业示范镇”。

基金项目: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育审定工作滞后

   中药材在品种选育和品种审定上较为落后,未能选育出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而且一些本地常年种植的品种也未能得到及时的提纯复壮,退化严重,无法做到中药材品种的优化选择。

   2.2 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落后

   中药材种植技术要求高,但亳州市中药材种植研究推广的机构少、人才少、成果少,再加上种植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应用和落实难度大,导致种植过程中,不少种植技术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影响了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升,也影响了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 。

   2.3 标准化发展水平较低

   亳州市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面积较小、品种较少,现今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任何一个品种通过专业认证,标准化发展水平较低。

   2.4 市场信息来源不畅

   药农中药材市场信息来源有限,主要来自于网络、药材信息小报及种子种苗销售场所等,缺乏真实、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导致新发展药材种植区域和种植大户无法判断所获信息的真实性,不敢冒然发展中药材种植,普遍存在种植户盲目跟风、盲目种植现象。

   2.5 区域发展不均衡

   谯城区药材种植历史较久,中药材种植发展较好。而三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而三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在加上技术、资金、加工、市场等限制,很多农户对于中药材种植能否增收持怀疑观望态度。

基金项目: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发展对策

   3.1 联合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组建技术研发中心

   广泛搜集中药材种质资源,深入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大宗、地产中药材品种的提纯复壮,引进优质、高产的中药材品种;研究优质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制定繁育技术规程和优质种子种苗标准;选择白芍、牡丹、白术、桔梗、板兰根、白芷等大宗地产药材种类和四大道地药材,分别研究、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并且积极向国家、省、市的相关职能部门送审;有针对性地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试验和示范,重点开展高产栽培等技术研究,研发 10 个大宗地产主导药材品种专用配方肥,筛选 10 个大宗地产主导药材品种防治病虫草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

   3.2 建设种子种苗基地,提升种子种苗产业化水平

   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无证经营、无照经营;加快中药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为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提供优质种子、种苗;建立以自繁自用为主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殖基地,确保用种质量。

   3.3 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提升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体系,明确市、县、乡推广服务机构,引进或培养人才;强化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能力,建立一支稳定的市、县、乡 3 级人才队伍;利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解决药农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加快推广先进适用中药材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步伐,不断提升中药材种植科技含量。

   3.4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

   帮助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指导企业申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不断增加标准化认证数量;加大药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示范区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带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发展,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