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怎么防治?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作物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湿度大的时候还会长出灰黑色的霉斑,露地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染病, 在温室大棚中病害发生较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 还会危害南瓜、西葫芦等作物,所以各位菜农一定要提高警惕!

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

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的幼嫩部分,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后, 子叶产生黄白色近圆形的小斑点, 病斑扩展后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的坏死斑, 新叶枯萎, 植株停止生长;嫩茎染病后, 先呈现水渍状浅绿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条斑, 继而病斑凹陷龟裂呈暗褐色, 严重时病部腐烂, 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 后期病斑呈星状多边形, 病部组织脱落, 周围健部继续生长, 留下黑色边缘的星状孔;叶柄和瓜蔓被害后, 病斑呈菱形或长条形、大小不等、浅黄褐色, 病部中间凹陷, 纵裂较深, 形成疮痂斑;瓜条染病后, 开始产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 分泌乳白色胶粒, 后逐渐变成琥珀色, 干硬后脱落, 当病部中间呈疮痂状开裂并凹陷时, 病斑停止扩展。感染黑星病的黄瓜瓜条弯曲, 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

2 发病条件

黄瓜黑星病病菌以菌丝体或丝块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还可以黏附在棚室墙壁缝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种带菌种子, 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病菌第2年可产生分生孢子, 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间植株发病后, 如条件适宜, 病部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并借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传播。温湿度条件适宜时, 分生孢子很快萌发, 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分生孢子发育最适的条件为温度20~22℃、相对湿度90%以上, 且必须有水膜 (滴) 存在。一般日光温室黄瓜发病较重, 种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风不良、保护地大灌水、重茬、肥料少等地块发病重。

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3 防治措施

3.1 种子处理

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 选用无病种子, 播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催芽前应进行温汤 (或药剂) 浸种。先用50℃温水浸种15min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min, 随后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也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m L加水150~200m L, 混匀后加入5~10kg种子进行拌种, 种子包衣后播种。

3.2 农业防治

发病严重地块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2~3年;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落果、病叶和病花, 带到棚外集中销毁或深埋处理, 不可随地乱扔;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5℃, 保持相对湿度低于90%;加强通风, 降低棚内湿度, 减少叶面结露, 黄瓜定植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定植前大棚内用硫磺熏蒸消毒, 每100m空间用硫磺0.25kg、锯末0.5kg, 混匀后分几堆点燃, 熏蒸一夜, 可杀死棚内残留病菌。

3.3 药剂防治

发病前每667m可用45%百菌清烟剂300g在夜间熏蒸8h左右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40%氟硅唑7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农抗BO-10水剂200倍液、50%甲米多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高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杜邦福星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克星丹500倍液喷雾防治, 隔5~7d喷1次, 连喷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