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很多地区的养殖户开始养殖起肉牛来,也给育肥牛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与意识问题,我国育肥牛养殖还存在较大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分析。
1 育肥牛养殖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育肥牛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并且相关养殖行业的生产规模在不断壮大, 对此更应该注重科学的养殖方法, 但现存养殖多以粗放型为主, 其突出的问题为:
1.1 难以实现科学的优化方案, 使得经济效益不稳定,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对于育肥牛品种进行优化改良时处于无序养殖, 缺乏明确的目标, 操作方法过于简单, 难以适应相关环境, 并由于改良的不合理不科学性, 导致育肥牛并未呈现较好的生产出栏率。导致相关养殖行业出现经济受损。
1.2 粗放式管理导致缺乏营养供给, 当前部分养殖场地管理尚不严谨科学, 并缺乏相关的养殖管理计划, 使得实施措施过于随便, 缺乏管理的规范化、养殖的制度化。
1.3 难以保证全面的控制病疫情况。有的养殖户缺乏对病情病疫的重视与了解程度, 往往只是在大范围暴发疫情时才进行相关处理。
1.4 现有养殖相关人员参差不齐。当前对于育肥牛养殖经验的传授方式主要是经过口口相传, 因此使得其缺乏专业的知识, 相关的技能、职业的素养, 可见为了更好的实现现代化养殖, 技术操作人员的经验与专业性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因此养殖人员的差异性, 导致育肥牛养殖难以进步与发展。
2 育肥牛养殖的优化对策
2.1 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
对于提升养殖育肥牛的能力, 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性相关培训, 一般为一年两至三次的频率, 以此为养殖户充分了解先进的养殖经验与知识, 并将其借鉴引进至自己的养殖事业中。另外条件可以是, 可进行专家的场外视频或现场指导, 另外可以通过组建专业的技术指导组进行饲养过程中所遇问题的专业解决, 彼此减少出现问题的几率。
2.2 科学配制饲料
饲料一直是饲养的关键性问题, 因此在进行育肥牛饲养时也需要关注其饲料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再保证营养全价性的同时保证经济合理。一般情况下市场全价精细料在逐渐形成育肥牛的产业化模式时, 还会促进饲料生产性能提升, 进而使整个育肥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通常把玉米作为精饲料的首选, 有效的控制蛋白质的配比, 并充分利用秸秆等粗饲料, 此方法可节约养殖消耗并保证饲料的实惠性。
2.3 定期驱虫
为了保证育肥牛的治疗, 还需要进行周期性的定期驱虫, 一般是以三个月为周期。清理的主要对象是寄生在牛体内的虫体, 一般是使用硫咪唑、阿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灌服式驱虫, 确保牛体的健康成长。通常在完成驱虫后需要对粪便进行专业处理, 杀死粪便中的虫卵。通常用敌百虫药液等进行喷洒或者药浴来进行体外驱虫, 驱虫后可使用小苏打进行胃部保养。
2.4 适时出栏
一般情况下, 育肥牛的育肥期为8~12个月, 但是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出栏时间, 并且还需要不时的结合市场需要, 对出栏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促进饲料的有效转化率。目前, 国内市场的牛肉价格忽上忽下, 波动性大, 必须要以市场情况调整自家养殖场育肥牛的出栏时间, 保证育肥牛养殖的高效性与收益性。
2.5 重视科学的品种改良, 丰富育肥牛品种
在选择育肥牛时, 需要考虑牛肉质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此时必须要注意改良培育品种, 以此提升牛肉质感, 增加相关经济效益。在进行品种改良时, 一般需要充分考虑现有优良品种与牛肉需求, 以此确定杂交或改良的目标与方向, 并要密切关注杂交牛种的生长发育情况, 以确保培育出优质育肥牛品种。另外, 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 保证品种改良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提升牛肉的相关品质。通常需要引进优质外来品种, 并结合种牛的生长情况、发育时长、肉质口感、病毒感染情况等来进行改良。地方品种常选择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等。通过选择高品种的种牛保证培育新品种的质量, 通过科学的选择提升育肥牛的改良效果, 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6 注重疫病防治, 改善育肥牛的生长环境
对于养殖业来说, 疫病是最大的威胁因素, 在其爆发的阶段, 会严重影响养殖户的资金收效与盈利状况, 甚至还会导致整个行业面临灭顶之灾, 并且有的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对此, 必须要重视疫病的防治, 及时接种疫苗, 定期进行环境的打扫与消毒, 严格控制病菌的传染与传播。同时还要注意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协作, 做好隔离与处理措施, 避免大规模的感染病情, 最大限度的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以上就是育肥牛养殖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的全部要点,各位养殖户可以多多思考学习,为自己的养殖工作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