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养菌有哪些注意事项?香菇养菌期管理方法

香菇如何养殖?想要养好香菇,首先就是香菇养菌期这个阶段的管理,香菇菌丝培养必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就需要温度、湿度、氧气、光照以及通风的调节来贯穿整个过程。

香菇养菌期注意事项

发菌场所的处理

发菌棚要求:具备干燥、洁净、暗光、通风、升、降温方便、便于消毒的条件。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避光,菌袋温度不超过30℃。要防止烧菌。

清扫发菌棚内外,保持大棚洁净卫生:用“全力威”或者“金星消毒液”喷雾场地,彻底消毒。

发菌期

1-7天菌丝成活期

养菌初期管理。秋季温度高,为防止烧菌,菌袋呈“#”字形堆放,堆高5-6层,排与排之间留人行道,以便操作管理和空气流通。

菌棒堆好后,保持室温30℃以下,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严防杂菌污染。          接种后3-5天菌块开始萌发。

7-10天菌丝发育前期

7-10天开始吃料,室温超过30℃时要通风降温。

菌丝块长到6-8厘米时,解开外套袋袋口。

翻堆过程中如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棒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将污染太严重进行回锅;感染一点的杂菌单独放置在一个空间,通过喷洒或注射“高效绿霉净”来控制杂菌继续污染。

菌丝发育中期(刺孔增氧)

脱外袋:当菌丝发育到8-10cm时,由于菌丝生长需要氧气,先脱去菌包的外袋。    

刺孔:用2厘米左右的铁钉在接种面的两侧刺3-4个孔,深度为1-1.5厘米。

码堆:改井字形码堆为三角形码堆,堆间隔离20厘米每两排设一条60厘米的人行道,以便操作管理和通风散热。

检杂: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小面积绿霉感染,局部注射“高效绿霉净”,并移至低温暗光处培养。出现青霉和毛霉时需加强通风,感染绿色木霉的菌棒挑出另行处理。始终保持室温在25℃以下,不能超过28℃。

香菇养菌期管理法

菌丝发育后期(刺孔增氧)

养菌一段周期之后,菌丝发满。

菌袋内瘤状物起到2/3时,进行第二次刺孔。

刺孔从背面打孔,以满足香菇生长对氧气的需求。每袋刺50-80个,孔深5-8cm,刺孔时注意尽量不刺伤瘤状物。

刺孔后菌包转入出菇棚内,此时呼吸增强袋温会升高5℃左右,这时务必加大通风量或疏散降温,防止因袋温高导致烧菌的现象发生。

菌袋从养菌场所向出菇棚搬运时,应选择:一天中气温最低或阴天进行,中午阳光强温度高切勿搬运;要轻拿轻放,防止过大振动造成早出次品菇,消耗菌袋养分。

检查菌袋

检查是否有破口的菌袋以免造成菌袋污染,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将检查好的菌袋分类放置,区别对待。

有轻度污染的,通过喷洒“高效绿霉净”处理后隔离,低温培养,根据菇房湿度注意通风,恢复后再正常管理。     

污染严重的应及时分离、处理,避免污染扩散。

转色

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的产量和质量,转色一般需要10-15天,菌丝生理成熟后由白色变成红棕色,并出现酱油色水珠,随即出现香菇原基。转色期分泌的酱油色水呈积水状态要及时除去,每10天翻动一次,至转色结束。

转色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

?转色时适宜的温度为15-20℃。

?空气相对湿度为85%左右。

?棚内要求有适量的散射光照。

?薄膜应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

课后小知识:菌袋井字形码堆有利于菌丝在生长中避免高温造成烧菌;菌袋刺孔促进菌丝生长;转色时的二次刺孔能使菌丝得到充分的氧气供给,更好的促进菌丝完成转色;杂菌感染的及时处理,这些都是菌丝培育成功的关键。养菌的成功与否直接导致后期菌包能否顺利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