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内脏型禽流感病状及防治措施

 家禽内脏型禽流感常发生于25日龄左右,鸭15日龄以后就有发病,临床病例最早的6日龄。因常有包心包肝现象,被误诊为大肠杆菌或浆膜炎,但按其治疗无效。随着病程加长会大批死亡。

 症状特征:精神萎顿,采食量、饮水量下降,甚至不吃不喝。肿头,流泪,眼睛不圆内有泡沫,眼睛周围的羽毛湿润,冠发紫。有的病鸡腿部无毛处鳞片有数量不等的充血或出血,鳞片下明显。特征粪便:粪便稀,其上有绿便且碎而少,灰黄色颗粒状稀便,大量蛋清样粪便。大部分禽群伴随着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肉食鸡。病中后期禽群因呼吸衰竭,毒血症,菌血症,肾衰竭而大批死亡。

内脏情流感.png

 病理特征:气囊增厚,内有纤维素性干酪样物,腹膜炎、浆膜炎、腹腔内有纤维素性干酪样物,肝包膜炎,其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纤维性包膜(俗称包肝),心包增厚,内有纤维素性黄色或黄白色渗出物(俗称包心),有的病鸡除产生头部水肿发绀(紫)外,内脏还可看到明显出血,包括浆膜及粘膜面的小点出血,十二指肠和心外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接处的乳头及基底部严重出血,扁桃体肿大出血,腿部角质鳞片出血或角质鳞片下出血,鸭脚蹼充血或出血。沿胰脏长轴常有白色坏死斑点和暗红色区域,半透明样坏死,胰脏出血,边缘外出血明显。脾脏外观斑点状,泄殖腔出血明显,颜色鲜红可以作为禽流感的一个特殊病变。

 诊断依据:发病快,呈地区流行性。肿头、流泪、腹腔内浆膜炎,气囊增厚,胰脏出血坏死,泄殖腔出血严重,腿无毛处角质鳞片或鳞片下(把鳞片刮掉)有数量不等的出血。

 治疗方案: 克感清(400斤水/袋)饮水+腹炎清(200斤水/袋)饮水(本产品为规模化养殖场专供产品)。按全天正常饲料量计算后的用药量集中二次饮水投服,每次3-5小时,连用3-5天。(注意:本品20日龄以下雏鸡慎用,连续应用不得超过5天)。

 疗效观察:用药24小时精神有所好转,36小时食欲、饮水欲增加,死亡率降低,72-96小时全群基本康复,从目前在山东、河北等地的鸡场、鸭场几百余场次治疗使用情况看,总有效率达94%(注:用药24-36小时一定见效,不明显者,有可能不对症,并注意观察是否有肾传支或新城疫混感)。

 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禽病防治中的重中之重:免疫抑制性疾病国内时有发生,除了它们本身死亡或导致家禽生产性能下降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外,最重要的是间接经济损失,即导致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或危害性加强。

 胸腺及法氏囊萎缩直接影响家禽的抵抗力。抗原的免疫反应主要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未成年家禽的胸腺是细胞免疫的重要器官,法氏囊是体液免疫的重要器官。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胸腺及法氏囊萎缩,那么,这两个器官的功能将降低或消失,疫苗免疫效果则降低,疾病治疗效果也同样降低。所以,这样的鸡群,调整机体免疫是关键,否则,达不到理想的疫苗防疫或者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常发生且危害性很大的有如下免疫抑制性疾病:马立克氏病(M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性关节炎(REO)、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贫血因子病(CIA)、淋巴白血病(XLT)、新城疫(ND)、曲霉菌病等。

 法氏囊是禽体的体液免疫器官,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它疾病的防疫。通常鸡在15-25日龄是隐性传染性法氏囊的高发期,但临床症状不明显,很难发现,这种现象几乎所有商品鸡场都发生。有事实为证,生理上28日龄的鸡,法氏囊体积大小应该与脾脏等同,但30日龄左右的鸡被剖检时,法氏囊往往小于脾脏,说明此鸡群此前已经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可能隐性发生,没被发现)。新城疫的二次免疫恰在这段时期或以后不久,因此新城疫的二次免疫效果低甚至无效。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越早,免疫抑制越重,21日龄以前发生传染性法氏囊会导致永久性免疫抑制。这就是鸡群25-45日龄常发生新城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新城疫二免前(肉鸡在13-25日龄),用肽介素100g兑水300-400斤,自由饮用,连用3天,以保证胸腺和法氏囊的健康,以提高新城疫的免疫效果。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