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冬季有的时候寒流侵袭导致气温骤降,而有的养殖户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养猪场防寒保暖,从而导致猪群发病,其中尤以仔猪胃肠道疾病多见,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冬季又是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期,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冬季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一、传染性胃肠炎

   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以暴发性和地方流行性两种形式发病居多。潜伏期较短,一般只有 15 ~ 18 小时,较长时可达 2 ~ 3 天。该病对初生仔猪危害最大,死亡率可高达100%。有的母猪在产仔后发病,可直接导致仔猪患病,甚至产后仔猪无一存活。

   2、临床症状:一般 2 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 12 ~ 24 小时会出现呕吐,之后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绿色,体重迅速下降,多在发病后 2 ~ 5 天死亡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可达 100%;在 2 ~ 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不超过 10%。

   3、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胃肠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胃黏膜充血 ;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弹性下降,管壁变薄;肠内充满灰白色或乳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心、肺、肾未见明显的病理肉眼病变。

冬季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二、流行性腹泻

   1、流行特点:该病潜伏期较长,一般为3 ~ 8 天,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该病引起的仔猪死亡率较低。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严重时哺乳仔猪及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 90%,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一般情况下,抵抗力强的病猪在两周后症状可减轻,出现病情好转。该病主要发生在冬季,春秋季节气温骤降时也可发生,可随粪便排出、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等传播,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并由排出体外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其他猪。

   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出现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年龄越小症状越重。患猪通常体温偏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

   3、病理变化: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三、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鉴别要点

   1、观察临床呕吐症状的差异

   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都有呕吐症状,需要区分的是后者表现为在仔猪吃乳后或吃食后突然呕吐,接着水样腹泻,极度脱水。

   2、根据死亡率与传播速度不同鉴别

   流行性腹泻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方面与传染性胃肠炎无显著差别,但流行性腹泻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对传染性胃肠炎较低,在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较缓慢些。

   3、通过实验室试验诊断区分

   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比较可靠的特异性方法,该试验日常应用较多;ELISA 试验也是常见的诊断方法,既可从粪便中直接检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也可间接检测抗体。

冬季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四、仔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传染性胃肠炎

   (1)日常管理:不从疫区引种以避免传入病原;强化养猪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寒冷季节注意猪舍保温问题,确保门窗完好、圈舍密封严格;合理通风,排出有害气体,确保舍内空气新鲜。

   (2)免疫接种: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疫苗为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从当年9月到第二年3月,在母猪分娩前40天及20天各免疫 1 次,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3)药物防治:在发病期间,对母猪进行乳房和皮肤消毒,并为仔猪提供清洁的饮水及易消化的饲料,口服磺胺类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可促使日龄较大的仔猪尽快恢复;对失水过多的患猪,采取腹腔注射葡萄糖盐水的做法。

   2、流行性腹泻

   (1)日常饲养管理:保证猪舍温度适宜的基础上做好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防止潮湿;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进行疾病预防;治疗时以抗菌、补液、收敛、母仔兼治为原则。

   (2)免疫接种:可用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对分娩前母猪进行预防接种,临床上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3)药物防治:对10日龄左右的仔猪,采用口服补液盐拌诺氟沙星,用,39度 温水灌服,每天灌服3-5次,连用灌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