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梨白粉病怎么防治?用什么药最好?相信这个问题很多梨树种植户都问到过。梨白粉病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梨树早期落叶,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专家多年来观察及田间试验,总结的防治技术经验。

梨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一、梨白粉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梨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枝条和果实,发生严重时叶片提早2~3个月脱落,造成梨树生长期二次发芽,对产量和树势影响极大,有的产区已成为梨的主要病害。梨白粉病菌为外生寄生菌,分生孢子很少杀死寄主,只是利用吸器吸取寄主养分,降低其光合作用,增加呼吸和蒸腾作用,削弱梨树生长,降低产量20%~40%。相比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锈病而言,梨白粉病一直未受到重视,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病害的潜在危害性也会变化,准确认识其危害性对于病害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

二、梨白粉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梨白粉病因病原种类不同危害特点略有差异。梨球针壳白粉病主要为害成龄梨树叶片,先发生在枝条中下部叶片,逐步向上部新叶扩展。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开始,叶片背面出现一块块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白粉斑,随着霉层的扩大,病斑数量增多,叶片背面被白粉全面覆盖,叶片正面未发现白粉。幼果期的果实也会感染白粉病,成熟之后果实会出现铜绿现象。枝条感染白粉病后,枝条顶端的叶片和果实失水干枯。从8月中下旬开始,发病部位陆续长出大量扁球形小黄点(闭囊壳),分布相对稀疏均匀,小黄点慢慢长大,后变褐色,最终变成黑色。随着秋季气温降低,露水出现,前期感染的病斑白粉渐渐消退,小黑点随风落入土壤或枝干上,部分残留于叶片。早熟品种8月上旬开始大量落叶,晚熟品种从9月开始落叶。隐蔽叉丝单囊壳、白叉丝单囊壳菌主要为害梨树实生苗,成龄树极少发生,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大量白粉,隐蔽叉丝单囊壳产生的闭囊壳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而白叉丝单囊壳闭囊壳多发生在叶片背面。

梨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三、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

1.越冬形态与场所

据专家观察,梨白粉病主要以闭囊壳在枝条、枝干上越冬,营养枝、结果枝、主侧枝、芽鳞片上均发现闭囊壳,也有少部分在病叶上越冬。田间调查发现,落地的病叶上闭囊壳随白粉的消退大多脱落,在冬季多被土壤中微生物消灭掉,但在干燥的土壤中过冬时病菌不消失。

2.侵染时期

梨白粉病初侵染以子囊孢子感染寄主,再侵染以分生孢子进行,并以后者作为主要侵染方式。因为分生孢子时期占病菌生活史的大部分,所以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再侵染易造成病害流行。梨白粉病发生时期与地区和年份有关,山东省梨产区大多年份4月末闭囊壳陆续吸水开裂,释放出子囊孢子,传播到梨树叶片,从气孔侵入完成初侵染。首次发病期从6月中下旬开始,二次发病期从8月上中旬开始,9—10月进入全年发病高峰,此期分生孢子繁殖速度快,侵染能力强,可以多次重复再侵染,是全年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不同的梨品种发病期不一致。

3.发生条件

10月中旬专家在显微镜下轻轻压破闭囊壳,发现有大量子囊形成,极个别子囊产生1~2个子囊孢子,还能看到一些正在分化的细胞,但子囊的成熟还需要继续观察。闭囊壳适宜开裂温度为20~25℃,从闭囊壳释放出的子囊孢子在20℃的温度下40~48天后开始发病。分生孢子形成适宜温度为15~25℃,26℃以上生长缓慢,再侵染的潜伏期短,仅为12~14天。梨白粉病对湿度的要求特殊,它们喜高湿、耐干旱,害怕积水。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萌发较好,在低湿条件下也能萌发,但在水滴中难以萌发,所以梨白粉病在干旱高湿环境及年份发病严重。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好均有利于病害发生。梨品种间感病性差异显著,比较感病的品种有黄金梨、丰水梨、雪花梨、三季梨、苹果梨、花盖梨、长把梨、慈梨、秋白梨、康德梨等。

4.发病特点

专家通过3年来的田间调查与试验,发现梨白粉病远距离传播速度慢,在一个产区是主要的叶部病害,在另一个产区则可能是次要病害,有时两地仅相距5千米;具有累积效应,一个产区只要发现梨白粉病,3~4年后该产区通常普遍发生,成为重点病害;侵染危害期长达6个月,再侵染次数多、传染快、发病急。

梨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四、梨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培育壮树,控制旺树

秋季大量增施优质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强壮树势,增强树体抗病性。

(2)改善梨园小气候

生产中调查发现,低洼积水的地块、郁闭的树冠和栽植过密的梨园发病重。及时排水,做好梨园水分管理,合理整形与修剪,可有效减少发病率。

(3)重视清园工作

刮树皮,彻底清除落叶,剪除被害的枝条,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4)保持新梢和叶片的健壮

生长季节及时疏除过密枝条和病梢,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负载,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叶面多次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叶片抗病能力。

(5)化学防治

梨白粉病防治应以铲除越冬闭囊壳,控制初侵染,减少再侵染,发病期及时治疗为原则。

①果园消毒

发芽前对梨树和地表土壤淋洗式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倍液晶体石硫合剂,降低病原基数。

②预防侵染

梨树谢花后7天喷施第1次药,间隔10~15天,连续喷施2~3次。7—9月雨前喷施1~2次1∶2∶200倍波尔多液。梨树常用唑类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腈菌唑、戊唑醇、三唑酮等,常规剂量使用防治效果不理想。推荐药剂种类及使用浓度:4%四氟醚唑水乳剂1500~2000倍液、70%甲硫·乙嘧酚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30%苯甲·乙嘧磺微乳剂2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

③发病期应急治疗

梨白粉病发病期,间隔10天喷1次药,连续喷施2次,亩用水量要足,可有效防治该病。推荐药剂: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1000~1500倍液,25%乙醚酚磺酸酯水乳剂2000~2500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以上就是关于梨白粉病防治的全部要点,希望各位梨树种植户能从中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