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庄地头看春耕

发布时间:2020-02-25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2月22日上午,刚过9点,日头就把人照得浑身暖洋洋的。邹城市看庄镇前圪村西侧的地头上,村民们纷纷扒下了棉袄忙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哒哒哒——蔚蓝的天空下,翻耕机亮开了嗓门儿,随着铧犁的翻扬,一缕缕土地的清香扑面而来。

“雨水到了种土豆,农时误了地不收!现在这个时候,作为农民咱更得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粮、长好菜!”66岁的李庆新为了不耽误种土豆,专门让儿子提前到邹城市里买了口罩。李庆新是种了20多年土豆的老把式,他边说话边指导大家干活:机器开出的沟不深不浅正好15厘米,将带芽的土豆块间隔40厘米呈“折线形”按进沟里,单沟垄宽68厘米,双沟垄宽72厘米……“庄稼活儿看着粗,其实一分一厘也差不得。”老李说。

看庄镇种土豆的历史得有40多年了,如今单季土豆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几乎占全镇耕地的一半。这里的农民人均1亩地左右,但是耕作得非常精细——土豆收完了种玉米,玉米地里再套种秋土豆,一亩地三季庄稼收入万把块钱儿。

每年过了正月十五,农民就在地里忙活开了。他们将土豆分出了“一层膜”“二层膜”和“三层膜”3种种植形式。“一层膜”就是贴着地面覆一层塑料薄膜;“二层膜”则是在“一层膜”的基础上再罩上一顶高1.5米的大棚;“三层膜”则先用高约1米的小棚罩在“一层膜”的地面,再在小棚外边套上一顶1.5米高的大棚。

“‘膜’的层数越多,保温性越好,土豆成熟得也就越早,价格就越高。”前圪村党支部书记代守喜说,“三层膜”的土豆清明就能上市,“一层膜”的土豆则从芒种一直收到夏至,“保证缺不了大家的土豆吃!”

正说着地膜的事,前圪村农资店老板付德勇骑着电动车带着一大卷薄膜来到了地头。这是李庆新今早从电话上订的,付德勇卡着点给送来了。

卸下地膜,李庆新的地里就忙活起来了。两人一组,一人倒退着将地膜铺在土豆垄上,一人挥着镢头刨土压紧。老李说,现在附近村镇的帮工都没法过来,只能找本村几家已经忙完地的邻居来帮忙,每人每天200元工资还管一顿饭。往年找人干活都是到饭店里吃饭,今年饭店都没开门,老伴儿就到镇上的超市买馒头、大饼和现成的凉菜。

邻地的侯宪林、侯宪磊家虽然没有雇人,但是都用上了现代化“武器”,专用覆膜车“骑”在垄上,只需一人招呼着车把儿,连铺展带压土,一趟完成。62岁的侯宪林也是位种土豆的老把式了,这些年家里的收入,基本上全靠土豆。家里今年种了3亩多地土豆,因为没雇人,每亩成本能降到1000多元。侯宪林说,土豆生长要经过5个“18天”:出苗需要18天,发棵需要18天,开花需要18天,花期又是18天,再经过18天的膨果期,就可以收获了。土豆“娇气”,不仅不能“冻着”,还不能“渴着”,这5个“18天”里要浇7到8遍水。伺候得好的话,每亩能收获8000斤,平均水平也得有7000斤,按每斤1元的价格算,这就是每亩地7000—8000元的收入。

一上午的时间,附近五六家农户就把土豆种进了地里。侯宪磊在地头扶着镢头柄休息。他家里赡养着两位年迈的老人,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五年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开销大的时候。全家的收入几乎全靠眼前的11亩土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别耽误土豆销售,就指望着这季土豆能赶上个好行市。”

编辑: 提文凡 作者: 姜国乐 王浩奇 通讯员 盛高峰

阅读 7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