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音符?活力的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0-11-08信息来源:人民网
种过玉米、小麦,进过工厂务工,如今年过花甲的郭玉管,在村里吹起了萨克斯。
走进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咖啡馆、乐器店、音乐小院随处可见,村民怡然自得地在门前吹奏乐器,招徕顾客。
随着周窝村音乐小镇的快速发展,音乐人来了,活动办起来了,游客多起来了,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旺起来,拉动3000余人就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郭玉管说。
小村庄洋溢着艺术范儿
周窝村有村民256户、959人。9年前,武强县与北京璐德艺术中心合作,计划将周窝村打造成“周窝音乐小镇”。“音乐小镇是啥?”当时,不少村民对此面露疑惑。
从北京抵达周窝村,当时的中心负责人、后来的音乐小镇创始人董玉戈坦言,自己起初颇不适应:村里自来水供水不稳定,房里水龙头常没水。她把水存在大缸里,置于屋顶,还自装了小水泵。
那时的周窝村环境较差,生活污水直排,道路坑洼,“砖路破损多,女士的高跟鞋常被卡在砖缝里。”周窝镇政府工作人员郭莉君回忆。
打造音乐小镇,周窝村全面升级改造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并在修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家家户户普及了卫生厕所、健康厨房等,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村庄改造不搞大拆大建。”村党支部书记周其海介绍,“疏通下水管道、丰富室内装修,但房屋外观则保留农村民居的原本风貌。”
对周窝村的一些闲置院落,董玉戈参考国外一些乡村音乐俱乐部的风格,实施改造,一批创意咖啡馆、乐器体验馆应运而生。
如今的周窝村,洋溢着艺术范儿。电线杆、路灯杆装饰着音符造型,墙面上,钢琴、贝斯、吉他图案相映成趣,制造乐器的木质下脚料被收集后,在墙面拼凑成波浪等充满律动的造型。
从无到有培育多种业态
一个小村庄想建音乐小镇,武强县有意请,北京的公司为啥愿意来?
在周窝村,有一家业内较知名的企业――金音乐器集团。企业创建于1989年,从一个手工作坊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西洋管弦乐器生产企业之一。这也是当地谋划建音乐小镇的重要原因和基础。
一些村民曾在金音集团下属的乐器厂务工,参与乐器配件的生产、组装、抛光等。但至于什么是萨克斯、萨克斯能吹出什么声音,不少村民并不知晓。
如何打通堵点,既让乐器生产延伸壮大,又让音乐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
2011年,董玉戈到武强县的第一步,就是创建璐德国际艺术学校。学校既培养人才,也汇聚人才。“90后”的王伟是被吸引来的音乐人之一,晚上在璐德学校教授钢琴课,白天则在音乐小镇的咖啡屋驻唱、创作。
周窝音乐小镇服务中心、体验中心等相继建成。每年定期举行的麦田音乐节和中国吉他文化节,为周窝快速汇集人气。
在北京、天津乐器圈打拼多年的周卫仓,把目光转回了家乡。在周窝,他开设了一家萨克斯制作销售工坊,作为音乐小镇创业者,享受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每月售出50余支专业级、400余支普及型萨克斯,生意很稳定。”周卫仓说。
周卫仓不仅卖乐器,还免费教乐器,郭玉管成了他的弟子。音乐小镇还组建了一支三四十人的“农民乐队”。
中国大学生音乐节、青春音乐学院等相继签约周窝。音乐界目光的汇聚,拉动了当地乐器制造业的发展。
音乐甘露滋润致富种子
郭玉管吹萨克斯可不是随便吹吹,她有自己的“策略”:遇到中老年游客,吹起《南泥湾》《十送红军》等经典老歌,引来阵阵掌声;小朋友来了,她又吹起《两只老虎》,娃娃们听得手舞足蹈。
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周窝成了游客流连之地: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红砖街道上留下斑驳倩影;街道间,是绚丽多彩的音乐装饰、艺术涂鸦和颇具特点的小院小馆,坐下喝一杯咖啡,聆听街角飘来的悠扬旋律,自有一番惬意。几年来,周窝村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过亿元。
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周窝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单一的乐器生产,转向音乐体验创作、音乐纪念品开发、音乐演艺活动等。如今,音乐小镇带动乐器生产及加工配套企业近百家、文化创意小微企业百余家,加上乡村旅游从业者,共拉动3000余人就业。
韩强是周窝村邻村董庄村的村民,多年来一直做装修工人,从小喜爱乐器。几年前,他到周窝村打工,参与基础设施改造,在搬砖、抹灰的间隙,借着旁边的吉他玩了一把,没想到,这一幕被董玉戈发现。
施工结束后,韩强没被“放走”,成了周窝音乐会馆的一名店长,从事销售并为游客演奏。“原来打工,多时一个月赚2000多元,现在月入5000元,还圆了音乐梦。”韩强说。
音乐小镇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小镇周边西辛庄村、李封庄村等6个贫困村部分贫困户脱贫。
早先的周窝村,基本上是中老年人留守。现在,大学生、音乐人的聚集,为小村注入了新活力。农闲时节,村民们玩起乐器,活出了游客眼中的“精彩人生”。2019年,周窝村村民人均收入约3万元,跃动的音符正在这里奏响全面小康新乐章。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8日 04 版)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