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样板,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发布时间:2020-01-09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把土地流转后自己变身“产业工人”,农民杨洪富分享着更多三产融合增值收益,钱袋子鼓了起来;在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带领下,贫穷落后的衣家村通了路、有了水,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北杨善村发展活力迸发,乡风文明不断提升……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山东聚焦聚力“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局良好。乡村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站在2020年的新起点上,山东将加快补齐农村集体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等短板,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打造体现新时代标准、彰显山东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三产融合发展

两万亩榛子园铺就农民致富路

春节临近,位于诸城市皇华镇的山东三羊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机器轰鸣,一罐罐“魏榛”榛子乳沿着生产线旋转而出。不多久,货车拉着一箱箱饮料奔向北京、天津、杭州等地。

榛子乳的原料,来自于荒山秃岭上种起来的2.1万亩榛子园。经过四年生长,榛子已经陆续进入盛果期。“如果单卖榛子果,一斤不过20元。经过深加工,做成榛子粉四五十元一斤,榛子油120元一斤……不仅利润翻倍,还供不应求。”向记者说起来这些,“魏榛”创始人魏本欣很是自豪。

1月3日,冬日暖阳照着胡沟岭,气力正盛的杨洪富拿着大剪刀,“咔咔”修剪榛子树。杨洪富是流转大户,“前几年我一二百块钱租给别人种小麦,没愿意要的。后来全部流转给了榛子园,自己也进园当起‘产业工人’,两年积攒了十多万元。”

“康岭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满地跑……”这是在胡沟、康岭和福台三个山村流传多年的顺口溜。杨洪富此前租赁土地的尴尬在胡沟村并不少见,山岭地里刨不出粮食,只能进城打工,岭地索性荒了起来。

四年前,胡沟村率先推动把土地流转给魏本欣,农民户均增收3万余元,彻底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

胡沟村的变化仅是小小一例。现在,榛子园周边13个村庄的3000户农民加入了进来。而皇华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万亩示范基地+农户+特色榛园专属区域认购+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农业林旅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也日渐成熟。

视野放大到山东,我省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3个、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示范园6个,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体系……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形成有效支撑。2020年,我省将大力培植富民乡村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组织凝心聚力

“一家人”誓把荒山变金山

沿着蜿蜒而上的水泥路爬到山顶最高处,抬头注目迎风飘扬的党旗,向下眺望安宁祥和的村庄,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对记者说:“通了路、有了水,这是衣家人齐心协力用双手创造的。”

村子处在大山腹地,上山路不到半米宽,运送果品全靠肩挑背扛;平时饮水就靠一口井,干旱年头,近半果树干死。这曾是衣家村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乡村振兴中,每个村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像衣家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不能再这样穷下去!得把村民们聚起来一起干。”2017年9月,衣家村党支部领办的“一点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创新以劳动力入股。

“衣家人拧成了一股绳,真正是‘一家人’。”衣元良向记者说起当初的想法,“就从村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干起,修山路、上水利!”

人心齐了,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党员干部带头,几乎所有村民都成了修路工。不到一年,衣家人辟出了一条长5.5公里、宽5.5米的环山路。随后,2眼深水井、1处8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滴灌设备……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村民林惠英尝到了甜头:“去年又碰上了大旱,可是家里4亩樱桃水浇得好,卖了近3万块钱,比往年收入翻了倍。”

为了开阔村两委班子的思路,省乡村振兴栖霞亭口服务队组织8个村的书记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在梁山,他们了解到一家生产玉木耳的企业有可观的收益,而其所用的硬木质原料中,硬质果木占到70%。

硬质果木,衣家有!经多方对接,衣家村引进了玉木耳种植项目。如今,10个大棚已建设完毕,今年3月将种植第一茬木耳。“与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保护价收购木耳,预计每个棚可实现收入10万元。”衣元良说。

衣家村的脱胎换骨,是山东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的缩影。2020年,我省将继续建强基层党组织,落实选派第一书记、派驻工作队等,确保全省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

文化增添活力

小村庄建起非遗研学基地

记者在临朐县冶源镇北杨善村采访时,正赶上50名小学生在老师史成荣的带领下学习剪纸。虽已隆冬,但作为县中小学生冬季研学旅行的地点之一,村里的剪纸艺术馆内依然是热火朝天。600米外的吕家楼手绘年画博物馆内,同样有几十名孩子正在给年画填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包含北杨善和吕家楼两个建制村的北杨善中心村,剪纸和手绘年画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村里的文化氛围虽然浓厚,但文化资源却利用不起来。

2019年7月,在省派临朐县冶源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临朐县非遗小镇文化旅游研学基地揭牌启动。研学基地把北杨善剪纸艺术馆、吕家楼手绘年画博物馆、临朐县最早基层党组织纪念馆整合在一起,引入专业公司管理运营。不到半年时间,研学基地已经接待了7000多名研学游客。

北杨善还对村里会剪纸的妇女进行培训、提升,现在全村会剪纸的有100多人,能剪出获奖作品的有30多人。她们的作品装裱后由村里对接客户售卖,村民钱包鼓了起来。“去年挣了一万多块。”70岁的郭玉兰说。

北杨善的村名有一个“善”字,村民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里不乏对“善”文化的表现。走在北杨善村,大街小巷两侧墙上“日行一善”“上善若水”“百善孝为先”等主题剪纸彩绘格外显眼。家庭纠纷少了,邻里矛盾少了,社会风气好了……村庄悄悄发生了变化。

促进文化兴盛,提振农村精气神,山东正加快形成齐鲁乡村文明新风尚。以培育时代新农民为着力点,大力实施“铸魂强农”工程,我省力争到2022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达标率达到80%以上,同时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编辑: 提文凡 作者: 毛鑫鑫 张鹏 于新悦

阅读 5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