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发展农村电商新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0-07-10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
近年来,雅安市依托“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政府推动、电商搭台、农民受益”总体思路,搭建层次丰富的农产品网上展销体系,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依靠电商加速上行,有效缓解了疫情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电商助力“宅经济”,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逆势上涨,实现零售额1.71亿元,同比增长22.74%;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73亿元,同比增长23.35%。
一、做优环境,厚植农村电商发展土壤
一是积极培育主体。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将电商人才培训与“新农人”培育有机结合,依托川农大、雅职院等大专院校,打造4个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推动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向农村电商带头人、物流服务从业者和优质供应商转型,去年全年开展电商培训30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积极引进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农村电商人才返乡(下乡)创业,通过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汉源县返乡创业典型李勇成立椒源土妞花椒专业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电商销售,年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二是提升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乡级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店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业信息中心、“万村千乡”配送中心、邮政快递等资源,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720个,为村民“触网”提供策划、咨询、培训、物流、金融等全方位服务。加快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在经开区、名山区、汉源县等地建设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重点农产品产区完善网点,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末端配送、服务资源统筹利用。三是严格质量监管。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创新推行县(区)交叉抽检,做实乡(镇)农残快速检测。今年1-5月,全市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样290个、一季度监测合格率100%,完成乡镇农残快速检测10560个、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在雨城区和名山区开展试点,把智慧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效结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开展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制度。
二、巩固阵地,持续发展农村平台电商
一是引导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特色中国雅安馆”“中国特产雅安馆”等,依托各电商平台建立“天润雅安”农产品品牌电商馆,集中展示和销售雅安特色优质农产品,入驻农产品销售商家160余家,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创办500余家旗,大力开拓农产品宣传和营销线上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本土电商平台。把电子商务作为服务业发展支持重点,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各县(区)、各类园区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要素集聚、各具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已建成天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芦山县数字电商产业园等8个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培育“淘雅安”“熊猫公社”“茶商在线”等一大批本土电商平台。“熊猫公社”已上线雅安茶叶、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109款,累计销售总量10万余单。三是加强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依托供销社“供销E家”、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等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邮政、客运、物流企业等第三方合作,线上线下销售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石棉县坪阳合作社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线上销售黄果柑、枇杷等农产品42万斤、带动线下销售521万斤,销售额累计达1138万元。荥经县“我有半亩园”电商扶贫计划实现销售额40余万元,并通过腾讯网、人民网等平台加大宣传报道,提高了荥经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三、创新模式,大力拓展农村社交电商
一是积极发展“直播带货”。鼓励党政干部变身“网红”直播带货。名山区、汉源县、石棉县、宝兴县等县(区)党政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为蒙顶甘露、蒜薹和甜樱桃、黄果柑和枇杷等特色农产品代言,在打开农产品销路的同时,提升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在一场由石棉县副县长主持的“带货直播”线上发布会上,线上销售枇杷达1000余箱,带动当日线下销售6400余吨。支持产地“新农人”参与直播。雨城区多营镇殷家村为打开当地“药蜜”销路,指导当地蜂农对取蜜全过程进行直播,并在直播间与网友进行深入互动,日直播销售额最高达2.7万余元。二是有序发展“产地微商”。引导农户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方式实时分享产品采摘、销售等信息,通过“朋友圈”相互分享、相互宣传,不断培育自产农产品“客户群”。汉源县清溪镇甜樱桃种植户方洪祥从事“产地微商”,高峰时,一周接到微信订单400多个,销售甜樱桃6000多斤。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团购”。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以社区为节点,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小程序等,通过社区拼团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产地直销。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十荟团、壹、食享会等社区团购平台,通过社区KOL、活跃人物作为“团长”,采取“社区团购、次日送达”的业务模式,为雅安特色优质农产品开辟社区市场。据统计,全市已有2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社区团购”业务,分别占总数的26.7%、33.3%;月销售额最高达到200多万元。
近年来,雅安市依托“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雅字号”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政府推动、电商搭台、农民受益”总体思路,搭建层次丰富的农产品网上展销体系,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依靠电商加速上行,有效缓解了疫情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电商助力“宅经济”,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逆势上涨,实现零售额1.71亿元,同比增长22.74%;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73亿元,同比增长23.35%。
一、做优环境,厚植农村电商发展土壤
一是积极培育主体。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将电商人才培训与“新农人”培育有机结合,依托川农大、雅职院等大专院校,打造4个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推动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向农村电商带头人、物流服务从业者和优质供应商转型,去年全年开展电商培训30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积极引进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农村电商人才返乡(下乡)创业,通过财政、金融、产业等配套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汉源县返乡创业典型李勇成立椒源土妞花椒专业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电商销售,年销售额达到800多万元。二是提升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县级服务中心、乡级服务站和村级服务店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业信息中心、“万村千乡”配送中心、邮政快递等资源,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720个,为村民“触网”提供策划、咨询、培训、物流、金融等全方位服务。加快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在经开区、名山区、汉源县等地建设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重点农产品产区完善网点,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推进末端配送、服务资源统筹利用。三是严格质量监管。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创新推行县(区)交叉抽检,做实乡(镇)农残快速检测。今年1-5月,全市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样290个、一季度监测合格率100%,完成乡镇农残快速检测10560个、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数字监管平台建设,在雨城区和名山区开展试点,把智慧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效结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开展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制度。
二、巩固阵地,持续发展农村平台电商
一是引导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特色中国雅安馆”“中国特产雅安馆”等,依托各电商平台建立“天润雅安”农产品品牌电商馆,集中展示和销售雅安特色优质农产品,入驻农产品销售商家160余家,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创办500余家旗,大力开拓农产品宣传和营销线上市场。二是大力发展本土电商平台。把电子商务作为服务业发展支持重点,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各县(区)、各类园区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要素集聚、各具特色的电商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已建成天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芦山县数字电商产业园等8个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培育“淘雅安”“熊猫公社”“茶商在线”等一大批本土电商平台。“熊猫公社”已上线雅安茶叶、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109款,累计销售总量10万余单。三是加强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依托供销社“供销E家”、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等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邮政、客运、物流企业等第三方合作,线上线下销售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石棉县坪阳合作社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线上销售黄果柑、枇杷等农产品42万斤、带动线下销售521万斤,销售额累计达1138万元。荥经县“我有半亩园”电商扶贫计划实现销售额40余万元,并通过腾讯网、人民网等平台加大宣传报道,提高了荥经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三、创新模式,大力拓展农村社交电商
一是积极发展“直播带货”。鼓励党政干部变身“网红”直播带货。名山区、汉源县、石棉县、宝兴县等县(区)党政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为蒙顶甘露、蒜薹和甜樱桃、黄果柑和枇杷等特色农产品代言,在打开农产品销路的同时,提升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在一场由石棉县副县长主持的“带货直播”线上发布会上,线上销售枇杷达1000余箱,带动当日线下销售6400余吨。支持产地“新农人”参与直播。雨城区多营镇殷家村为打开当地“药蜜”销路,指导当地蜂农对取蜜全过程进行直播,并在直播间与网友进行深入互动,日直播销售额最高达2.7万余元。二是有序发展“产地微商”。引导农户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方式实时分享产品采摘、销售等信息,通过“朋友圈”相互分享、相互宣传,不断培育自产农产品“客户群”。汉源县清溪镇甜樱桃种植户方洪祥从事“产地微商”,高峰时,一周接到微信订单400多个,销售甜樱桃6000多斤。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团购”。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以社区为节点,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小程序等,通过社区拼团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产地直销。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十荟团、壹、食享会等社区团购平台,通过社区KOL、活跃人物作为“团长”,采取“社区团购、次日送达”的业务模式,为雅安特色优质农产品开辟社区市场。据统计,全市已有2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社区团购”业务,分别占总数的26.7%、33.3%;月销售额最高达到200多万元。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