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菜博会现场见闻:一株蔬菜的“标准化”生长
发布时间:2020-04-21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寿光蔬菜小镇12000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是今年寿光菜博会、种博会的展馆之一。4月20日上午,记者在这里看到,一株株枝繁叶茂的番茄已经结出红色、黄色的果子,粗壮的绿色番茄主蔓上都吊着细绳,直直地向上生长,根扎在白色管道的基质内。
“我们引进荷兰、日本高端蔬菜种植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种植,栽培基质为椰糠。一号玻璃温室种植樱桃番茄,共计6500株,二号玻璃温室种植大小番茄4200株。”寿光蔬菜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晓梅说,“整个温室集成应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管控等技术,全面应用推广蔬菜标准化体系,生产绿色优质的蔬菜产品。”
作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这座连栋温室完全按照行业标准建设,该标准规定了连栋温室建设条件及选址、工艺与设备、建筑与建设用地、水肥电等配套工程、主要建设技术指标等内容。
温室里,不时见到行业或者企业标准的标识标牌,标准共有5项。其中一个为番茄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涉及番茄穴盘嫁接育苗的生产设施、基质用料、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砧木、接穗、成苗标准及检验、包装、标识、运输要求等。
这个技术规程对成苗的标准有一个详细的说明。具体为:品种纯度达到或者高于98%,株高10至12厘米,茎粗4至6毫米,叶片3叶1心或者4叶1心,叶片浓绿,叶背及茎部呈微紫色,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抱团”,从穴盘中拔起时不出现散坨现象。
记者拍照将这项技术规程用微信发给寿光宏丰种苗负责人杨丙光。“很标准,很实用。”经营蔬菜育苗20多年的杨丙光说,健壮匀称的苗子才是好苗子。
最初育苗时,没有标准参考,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苗子2片叶有的8片叶,有的苗子根系太细、叶片薄、茎干发白。“有了标准,育苗企业有了遵循,菜农买苗子心里有了底。”杨丙光说。
温室内还展示着番茄基质栽培技术规程、丽蚜小蜂使用规范、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通则、连栋温室的建设标准。
丽蚜小蜂使用规范是一个释放丽蚜小蜂防控蔬菜温室粉虱的技术方法。这个规范特别指出,在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的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杀虫剂。
而番茄熊蜂授粉技术规程是行业标准,具体规定了设施番茄熊蜂授粉蜂群准备、蜂群运输及授粉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
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也是行业标准,具体规定了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的总体原则、水源选择、设备选择安装与维护、肥料选择与施用、灌溉施肥制度等内容。
在品尝区,记者品尝了这个温室所产的小番茄,大小均匀,酸甜适宜。据了解,这种小番茄主要供应订单。
“我们按照标准种植,率先示范,有利于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标准落地难的问题,推动蔬菜产业向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蔬菜产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升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马晓梅说。
蔬菜小镇智能连栋温室只是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试验示范基地之一。该中心共有在山东、江西、内蒙古、四川、西藏、海南等省、自治区认定规模达2.9万亩的19个试验示范基地。
2018年7月12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寿光揭牌成立。该中心以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研制为突破口,加快标准研制和示范推广。
目前,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启动11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该中心还完成山东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执行标准汇编。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面推行从种苗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标准。通过执行标准,让好产品有标可依,实现蔬菜高质量、高品质、高颜值。”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副主任付乐启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灵璧:灵璧细化举措助销农产品
-
2
二〇二〇年全国小麦赤霉病防控指导意见
-
3
马鞍山:马鞍山统筹推进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田管工作
-
4
农业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
5
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 解决双方关切 实现互利共赢——刘鹤就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答记者问
-
6
[丹东]丹东市以“战时状态”积极应对此次暴风雪强寒潮天气
-
7
【疫情防控】守住农产品安全底线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 ——河南省农产品检测系统助力打赢防疫阻击战
-
8
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潍坊举行
-
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
10
果蔬销售“卡壳”,他们选择线上突围——道朗镇扶贫大棚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