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实现由量到质转变
发布时间:2020-07-10信息来源:辽宁新闻网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中国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实现由量到质转变
中新社记者 丁栋
近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专家指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坚持“三条底线”,促进三大结构调整,实现从“量”到“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三条底线: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这三条底线至关重要,是衡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姜文来认为,粮食生产能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饭碗”大问题,农民持续增收关系到农民奔小康,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在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维护农村稳定。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指出,如今,“粮食安全”比过去更加综合、更加丰富,不仅涉及口粮数量,还涉及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粮食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会议对明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考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体现了农业决策科学性的提高。
三大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区域结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专家指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产,但同时大量谷物还要进口,暴露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们真正需求的生产不出来,在品质和质量安全上还不适应,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就是要从产业和体制两个方面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要优化三个方面的结构,即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推进质量兴农,满足多层次、高质量、个性化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重组,促进生产向优势区聚集;优化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发展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从“量”到“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存在重量不重质的问题,高强度利用土地等资源,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大、面源污染严重。随着粮食数量超过了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农业生产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高成本生产到绿色生产有了更加从容的空间。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一要保护生态环境,二要适度利用资源,“应当从不惜一切代价,以过多利用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观念中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发展,协调好生产与生态之间的联系。”(完)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