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新农村:盐碱地变身“黄金池”
发布时间:2020-11-05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我们现在叫乔庄对虾。以前这里是盐碱地,种棉花还要补好几次苗,如今这里成为我们的‘黄金池’。”近日,记者在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三合村走访,养虾专业户李志中自豪地夸耀起他们的对虾产业。
作为“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博兴县乔庄镇自2001年试养南美白对虾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到11个养殖专业村,养殖面积由最初的不足400亩,扩大到3.2万亩1.2万个标准化池塘;产量由亩产2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年产值6亿多元;效益由原先的亩纯收入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虾农养虾技术愈来愈好,“博兴对虾”“乔庄对虾”品牌叫响全国。
乔庄镇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全部采用封闭式,不外排废水,不使用抗生素,只采用有益微生物等方法进行调节。镇里先后成立了15家专业养殖合作社,辐射全镇66个村,入社养殖户达到3200余户,所有社员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生产操作等,在减少养殖风险的同时,确保了对虾品质。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乔庄镇已形成从虾苗淡化、饲料供应、病害防治到产品销售、冷储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对虾年产值6.2亿元,数万群众从温饱走向富裕。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美高美园区项目,拉长产业链,真正把‘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品牌打出去,以对虾为突破口,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乔庄镇党委书记高洁信心满怀。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岳西:岳西县农业农村局“三强化”开展茶叶采摘和制作专项实训
-
2
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
3
农业科技为先 山东这样助力乡村振兴
-
4
[葫芦岛]省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导组到葫芦岛市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
5
河北:全面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疫情低风险地区农业企业3月1日前全部复工
-
6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 力争到2025年畜牧业机械化率总体达50%以上
-
7
[葫芦岛]葫芦岛市启动实施2020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
-
8
孙春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
9
郎溪:郎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带队赴企业调研新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
10
果品行业要做好果品销售 保障春节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