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李占庆有笔水稻收割经济账
发布时间:2020-07-10信息来源:辽宁新闻网
10月2日,在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许家村,会怀农机合作社社员正驾驶多台小型联合收割机在一片稻田中收割。合作社社员、64岁的农户李占庆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雇人割地每公顷需要1500多元,打稻每公顷也要花去1500多元,合在一起就是3000多元。现在使用合作社的收割机,连收割再打稻每公顷一共才2100元,效率还高得多。如果没有合作社和收割机,他家3公顷的地自己根本就收不过来。
会怀农机合作社技术员聂宗翰说:“今年全村水稻产量平均每公顷在9750公斤左右,合作社有20台收割机,2000公顷的稻田预计10月底全部收割完。”
在灯塔市柳条寨镇西羊角湾村村民郭丽的承包地里,玉米联合收割机轰鸣着,把两米多高的玉米秆压倒、割断,秸秆被直接粉碎铺在地上,一穗穗剥了皮的玉米棒乒乒乓乓地落入收割机后面的“粮仓”里。看着一穗穗金灿灿的玉米从收割机上卸下来,郭丽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她告诉记者,自己种了0.4公顷旱田,以前一到秋收的时候就着急上火,怕天气不好不能颗粒归仓,现在有了机械化收割机,秋收对她这个妇道人家再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柳条寨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李正刚告诉记者,进入10月,这样热火朝天的秋收场面,在当地随处可见。柳条寨镇旱田机械化收割率达到60%以上,水田机械化收割率更是达到了80%以上。各类收获机械在大地上纵横驰骋,成为秋收时节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杨靖岫 严佩鑫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甘肃: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
2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部署进一步加强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加快药物有效应用 要求继续做好科学防控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
3
加强农业风险管理研究 力争关键领域理论突破
-
4
[锦州]锦州市“稳”字当头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
5
引入人工智能,打破农业发展瓶颈
-
6
[葫芦岛]葫芦岛市农业农村局战疫情打赢海上防控阻击战
-
7
上海本地菜24小时从田间到餐桌,叮咚买菜要变叮咚种菜了?
-
8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
9
今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惠及121万农户
-
10
菜博会今日开幕,20年老字号上“云”有了“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