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子书记”许昌勇:他乡作故乡 扶贫圆梦想
发布时间:2018-4-25信息来源:农网
“老黄,你这羊又该卖了,不能都存栏,趁着现在市场好,可以卖个好价钱。”4月22日上午,许昌勇指着羊圈里的羊对贫困户黄建亭说。
许昌勇是江苏盐城人,2007年5月,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古井集团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亳州也亦成为他的第二家乡。2017年4月,许昌勇被亳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到谯城区芦庙镇杨庄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自此,“我们村”就被他常常挂在嘴边。因为许昌勇讲话带有盐城口音,村民们都喜欢喊他“蛮子书记”。
凝心聚力,“散”的班子严起来
许昌勇上任伊始,本想烧烧“三把火”,可第一次组织开会就让他傻了眼。“明天早上8点,全体村干部到村部开会。”可让他意外的是都快9点了,人还没到齐,等待中的许昌勇急了,“会议都开不起来,怎么干事呢?”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古井集团的理念让许昌勇沉思起来。“要丢掉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抛弃企业的做法和习惯,把自己当作一名老百姓,融入村里的生活、融进村民的心中。”这是许昌勇思索的结果。
“不能太急,你们企业的要求太高,村里面本身情况就很复杂,而且大家都是老百姓,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你退一步,我们进一步,中和一下。”一位村部的老同志为许昌勇“指点迷津”。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许昌勇慢慢地与村民和村干部打成一片,他也完成了从企业管理者到村书记这一角色的蜕变。接下来的工作中,许昌勇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同时,他还创建了周例会报告制度,挂图作战、对账销号;首问负责制度,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问;微信办公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可追溯,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学习研讨制度,锤炼村干部党性修养,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如美图秀秀、搜狗文字扫描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白天,许昌勇带领村干部走访村里的贫困户,晚上学习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对照走访扶贫手册,查阅贫困户档案、三表一册资料,很快每位贫困户的情况他都做到了然于胸。“我将企业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入扶贫工作,结合杨庄村的重点脱贫攻坚工作和实际情况,制定出杨庄村党总支党建标准化对照表28项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及方案23项,推行“一张表”工作制,将总支各项工作按照时间推进顺序逐条列出,明确责任人与工作进度。”许昌勇介绍说。
人心齐,泰山移。凝聚的村两委班子为脱贫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想方设法,“穷”的村子富起来
杨庄村位于谯城区芦庙镇东北部,与河南省虞城县搭界。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环境闭塞,生产技术落后,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369人。
贫困户黄建亭一家5口,父母年迈,妻子患病,孩子上学,一家人的重担全部压在他一人身上。许昌勇了解情况后,协调工作队为他购买了20只扶贫羊,当年黄建亭就靠养羊脱了贫。“我现在存栏有80只羊,一只羊可以卖1500元左右,去除成本后,每年卖羊的纯收入有两万多元。”黄建亭开心地说,他现在又添置了粉碎机、颗粒机,自己加工饲料,养羊成本可以节省一半还多,以后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今年苗木销路怎么样?回头多找几个人修剪修剪,树形好看可以多卖点钱。”4月22日中午,许昌勇一边向贫困户丁泰宇了解基地苗木的销售情况,一边帮他出着主意。
丁泰宇是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他刚会走路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治疗不及时,落下了严重后遗症。“许书记告诉我现在城镇化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绿化肯定少不了景观树,他就让我种红叶石楠球,还帮着我找销路。”丁泰宇告诉记者,去年他的14亩红叶石楠卖了6.5万元,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
杨庄村共有土地约11112亩,人均1.6亩,占地面积大是杨庄村的土地资源优势。“当地村民有种植辣椒、红薯的习惯,我就想用这些农产品打造一个村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杨庄村的贫困问题。”许昌勇说。
许昌勇将杨庄村的小辣椒、红薯粉丝、红薯淀粉、扶贫藕组合在一起,设计成“杨庄四宝”扶贫产品大礼包进行销售。同时,他还筹建了亳州市谯城区杨庄四宝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藕御藕汁”、“荷π荷叶凉茶”、“亳藕御”藕粉三款商标,并申请启动了400全国销售热线。
两年多来,杨庄村累计销售“杨庄四宝”17000多箱,此项创新举措共帮助150多户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带动30多户村民就业,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万元,净收益达到30多万元。“杨庄四宝”给杨庄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多的是乡亲们的信任、村干部的斗志和全村人对脱贫的信心。
多措并举,“缺”的短板补起来
位于杨庄村武家河上方的贾庄桥,是一座有着48年历史的老桥,这个桥是杨庄村进出村外的咽喉要道。2017年8月12日,是一个让许昌勇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天,杨庄村天空上方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磅礴大雨瞬间倾盆而降,顷刻间,贾庄桥桥面深度积水,交通被阻,村民无法出行。当时,许昌勇带领村干部,披上雨衣,拿起铁锹,赤脚涉水,冒着大雨及时疏通了桥面的积水,但当时的场景让许昌勇久久无法释怀。
后来经过现场查看,许昌勇发现整座桥竟然没有一个排水孔,他立即联系了专业打孔人员在桥面的两侧护栏底端各打了4个直径10公分的排水孔,后来贾庄桥再也没有出现过积水。为了彻底解决杨庄村村民出行的问题,许昌勇多方奔走,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2018年6月15日,贾庄老桥被正式拆除,2019年7月份,一座投资380万元的贾庄新桥顺利竣工通车。
“我今年78岁了,这座老桥也陪我走过了大半辈子,当年车少人少,这桥还能满足村民出行,但是近些年大家一提起这桥就牢骚不断。”住在贾庄桥桥头的唐平宽老人说,现在贾庄新桥别说在农村,就是在城镇那也是可以的,原来老桥只有3米5宽,现在新桥有10米宽,两个大车并排过桥都很顺畅。
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村部投入20万元农村示范社区建设资金新建一个1200平方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虽然广场位置有点偏,可大家每天傍晚还是像约好了一样,都喜欢来广场玩,到晚上这里得有二百多口人。”一位村民开心地说。
“这广场是我自己设计的,有文化长廊、健身器材、路灯监控等各种设施,村部值班人员每天轮流值守到晚上九点半,为前来休闲的村民们搞好服务。”许昌勇说。
许昌勇还通过一事一议、村村通等各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120万元进行道路硬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治理沟渠930米,新打机井74眼,改造高标准农田1600亩;新建幼儿园一所,解决了孩子们上学远、入园难的问题。此外,许昌勇还以农村“三大革命”为抓手,大力实施改水、改厕、治污,尤其是流经杨庄村的武家河,经过治理后,又恢复到以前的绿水碧波。
……
杨庄村在许昌勇的带领下,已于2017年成功从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6.1%下降到0.07%,成功摘掉了“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帽子。他本人也被授予亳州市“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向上向善,扶贫助困好青年”、“优秀选派帮扶干部”等称号,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松懈。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许昌勇说,接下来,他们工作队将紧紧围绕“一抓双促”这条主线开展工作,继续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以党建来促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未脱贫户高质量脱贫,保障已经脱贫户不再返贫,帮扶边缘户不再致贫,同时还要以党建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 来源:中安在 作者:韩攀登 汪乔 )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