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敲打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1-07-20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叮叮当当……”7月18日,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敲击声,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园,这也标志着鲁沙尔镇阳坡村的民族手工艺品告别了传统的手工作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走进崭新的园区,一栋三层1200平方米的传习培训展览中心矗立在眼前,展厅正中央“红色党建引领金色发展”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展厅里摆放着出自工匠之手的各类手工艺品,有精雕细琢的茶具,也有精美绝伦的唐卡,有高档的民族饰品,也有大众的银器餐具。

以展厅为中心两侧分布着34套前店后院式手工艺品加工作坊,目前已入驻阳坡村以及周边村子的22户合作社和个体户,主营银铜器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园区的建设将全力推进湟中银铜器制作暨鎏金技艺的传承发扬,助力乡村振兴。

阳坡村有着“青海银铜器看湟中,湟中银铜器看阳坡”的美誉。该村从事银铜器加工的有120多户、300多人,他们制作的各类银铜器远销泰国、尼泊尔等国家。湟中银铜器制作暨鎏金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银铜器制作不仅是湟中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还是湟中区贫群众打开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趁着这个势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住建部的帮扶,湟中区积极挖掘阳坡村铜银器加工产业优势,按照村庄特色性、文化性、高效性、生态型原则,通过对村庄手工艺的挖掘,将文化元素应用到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当中,打造全省最大的铜银器产业示范基地。

走进旺银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后院的工匠们正在埋头对一件银器精雕细琢,在锤子、錾子的敲敲打打下,冰冷的白银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一件栩栩如生的银质手工艺品在他们手中诞生。

“我从十几岁就来跟着师傅学习这门手艺,已经从学徒变成工匠师,每月能拿到1万元左右的工资,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来自湟中区上新庄镇的张军告诉记者。

据阳坡村村委会主任郑雄介绍,一期工程按照前店后院的模式设计,每一个工坊前面是销售展示区,后面是加工制作区,基地自建设以来,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按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的发展规划,齐心协力打造铜银器品牌和特色产业,积极采取“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功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带动众多农民转型为技艺工匠,扩大了产业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

“搬进园区后,我们不仅告别了家庭式的作坊,也将这种传统的技艺搬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也正是我的初心所在。”王富邦是旺银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从初中毕业后跟着师傅学艺,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6年,如今,他的心愿是带出更多学徒,让大家都吃上“手艺饭”,同时,也让更多人亲眼看到这项技艺,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据了解,该基地总投资1990 万元,其中南京市栖霞区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省扶贫局专项资金500万元,阳坡村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490万元。按照“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原则,建立“334”利益联结机制,其中30%建立全镇扶贫基金,用于防贫返贫方面,主要对因病因灾等贫困户进行帮扶救助;30%用于巩固扩大阳坡铜银器加工产业再发展;4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内公益岗位开发等方面。

下一步,湟中区将积极筹建二期工程,始终围绕“党建引领带动金色产业”目标,深入实践“多产融合”项目发展,想方设法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富裕,持续辐射推动大源片区整体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阅读 39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