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地标”答卷
发布时间:2020-12-22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在江西,有“中国通芯白莲之乡”的广昌县不断做大做强白莲产业,全力打造“广昌白莲”地理标志品牌,有力助推了“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2019年,全县贫困户2356户种植1.5万亩广昌白莲,户均增收2.6万元,广昌白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路上的“同心莲”。
在贵州,从江县的特产“从江香禾糯”自2016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价格上涨到20多元每斤,种植面积由3万亩增长到5.1万亩,成功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成为从江县的“富民米”。
“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努力挖掘和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独特优势,把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湖南黔阳冰糖橙、新疆伽师瓜、贵州关岭牛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起来,有效助推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脱贫增收。
特色主导 带动增收脱贫
“今年的魔芋收购价是每斤3元,比去年高。我三袋魔芋200多斤,卖了690元。”陕西省岚皋县蒋家关村魔芋种植大户汪传贵说,“这几年,我扩大魔芋种植,现有七八十亩。品质好,产量高,不愁销路,加上合作社保底收购,每年都有十七八万元收入。”
岚皋县是国家秦巴连片特困区和深度贫困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种植魔芋,将魔芋打造成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期间,岚皋魔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为当地的魔芋产业发展再添新活力。2019年魔芋面积达到9.4万亩,年产量9.8万吨,全县2765户8102名贫困人口通过魔芋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重庆市黔江区大力发展黔江猕猴桃,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河南正阳花生种植面积近170万亩,担负起正阳县8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任务,年带动1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目前,地理标志农产品已经成为一些县域、乡域、村域的农业主导产业,成为贫困地区农户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农业农村部共登记了805个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据对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新疆等9个省份贫困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调查,2019年,28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共授权用标主体1091家,当年产值742.8亿元,带动75.6万户贫困户增收。
保护提升 增强发展动能
为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地标产业的发展水平,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2019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据介绍,工程实施当年,支持了80个贫困地区的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从实施情况看,贫困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了品种繁育基地和核心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了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提高了管理和追溯能力,有力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
借助保护工程,河北省张北县新建病毒检测室,解决了“张北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难问题,构建了从马铃薯原原种到净菜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高了标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如今,张北马铃薯初加工产业链得到延长,目前年加工3万余吨,2000多农户解决了马铃薯销售问题。
盐池滩羊作为盐池县农业的“一号产业”,自实施保护工程以来,通过品牌提升、选种保育、全程追溯体系建设等,进一步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预计实现年总产值17.4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以上,增长12%,目前以滩羊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80%以上。
样板示范 助推提质增效
“我家果园有100多亩,过去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效益不太理想。后来改种芒果,现在每年收入有几十万元。”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百兰村果农周利英说:“这些主要是得益于百色芒果的品质好、名气大。”
近年来,百色芒果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建设,实施了“统一品牌名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摘上市、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统一质量监管”,授权40多家百色芒果生产企业用标,产品价格比用标前提升了40%,累计有6.8万户25.23万人通过种植百色芒果告别贫困。
同百色一样,不少贫困地区在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通过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在有效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尼西鸡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之后,香格里拉市森吉尼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新建保种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搭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等手段,企业实现销量和收入双丰收,并带动1500余贫困户增收2500万元。
重庆市黔中道紫苏专业合作社是彭水苏麻的用标单位之一,自2013年彭水苏麻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后,合作社核心基地从270亩增长到4000余亩,核心参与农户从35户增长到1000多户每亩平均收入从最初的不足400元增长到2019年2000元左右。
塑强品牌 擦亮地方名片
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特品质,充满文化内涵,有些产品更是流传了几百年,具有天然的品牌优势,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19年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中,砀山酥梨、永顺猕猴桃、咸丰茶等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占到全部13个产品的62%。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扶贫,取得积极成效。但有些贫困地区由于对登记后的管理、品质保持、品牌提升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仍存在“重登记,轻管理”现象。还有一些地方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原料产品为主,缺乏延伸和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表示,下一步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基本概念和文化内涵的普及宣传,尤其是获证产品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产业相关的技术机构、行业协会、生产经营企业聚合起来,举办和参加各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推动地标产品销出产区、销往国外,实现更高溢价。同时,要利用好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强化与科研机构对接,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种保持、品质检测、产品加工和包装等相关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