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旗:乡村女子工坊笑声朗

发布时间:2020-04-24信息来源:中国农网

“前几天,俺们为北京的客户定制了1000只防疫情‘创意香包’,在市场上很受欢迎。”4月23日,走进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镇周庄村女子工坊,村妇女主任、女子工坊负责人杜慧敏带领十多名“绣娘”,正有说有笑地飞针走线、描红绣绿,巧手翻飞间,一个个精巧艳丽、幽香扑鼻的特色香包制作而成。

杜慧敏告诉记者,今年3月底,文化周庄女子工坊正式启动“万只香包防疫请”生产计划,按客户要求,组织“绣娘”们以艾叶、白芷、檀香、香附等为囊药,加紧赶制纯手工防疫情“创意香包”,赶在端午节前投放市场。

周庄村是一个偏僻的平原村庄,虽没有山环水绕,却从不失钟灵毓秀,这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同宾的故乡。从2011年开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周庄乡贤陈福广、陈涛父子提出了“文化周庄不是梦”的构想,树起了一面精神革新的旗帜,在文化的熏陶渲染下,曾经一度沉寂萧索的偏僻小村,开始慢慢“靓”了起来、“活”了起来。

周庄村利用村里的闲置老宅,先后建起了农耕文化展馆、兰风茶院、兰馨书院、同宾书屋、二十四孝文化墙、文化礼堂、老年活动室、文体广场等文化场所,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委员会、兰馨农业合作社、女子工坊,办刊物、开微博、搞培训、兴产业,研究、传播传统文化、德孝文化、农耕文化、家庭文化……

从2013年开始,依托日益完善的文化设施,周庄村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农民文化节、五届乡村文化论坛,开展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庆文化活动100余场,村里村外变了模样,群众生活丰富多彩,还被评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和国家森林乡村,文化周庄声名远播。

文化周庄不是梦,兴产富农谋振兴。2016年,该村通过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积淀,成立妇女协会,办女子工坊,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香包研习营”,把即将失传的香包、虎头鞋、虎头靴、婴幼儿纯棉衣帽、工艺团扇、线贴等纯手工“女红”产品挖掘出来,逐步把这些民俗文化转变为文化产业,为周边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巧手编制致富梦,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工坊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加速器’。”该村党支部书记周金顺说起“周庄女红”格外高兴。据他介绍,短短两三年间,周庄女子工坊已带动周边1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脱贫致富,2018年,还被河南省妇联、河南省扶贫办确定为“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在去年的南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上,文化周庄被授权为品牌推广企业和大会指定产品,以月季香包为主的土特产品及未来开发的系列产品在会标、会徽、吉祥物等使用方面,也均得到了授权;同时,香包产品也通过电商、熟人、老乡等多渠道推介,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周庄香包已香飘全国。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大家伙儿在家就能加工,挣钱顾家两不误,疫情期间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杜慧敏说起女子工坊和“宝贝”香包,一脸喜悦,信心满满,“纯手工中药香包精巧美观,还有杀菌消毒作用,这批防疫情‘创意香包’肯定会走俏端午市场。”

女子工坊里,五颜六色的香包药香悠悠,甜蜜爽朗的笑声久久回荡,脱贫致富的希望正在升腾……


阅读 9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