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沈阳市积极创新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3-10信息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抓手,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好不易,管好用好更难。为改变“重建轻管”现状,加强建后管理和养护,实现建管并重,沈阳市按照“建管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新模式。
建后管护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工程日常养护和损毁工程修复两个方面,日常养护是过程,损毁工程修复是结果。质量潜在缺陷、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是造成损毁工程的主因,日常养护的及时性可减少或减缓损毁工程的发生。
沈阳市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后修复的新模式,即设立“损毁工程险”,由保险公司负责损毁工程修复。通过抓损毁工程修复明确了项目区建成(含质保期1年)10年使用周期内的修复责任主体。通过保险公司制度设计带动日常养护,直至开展在建工程建设质量再监督,提升工程总体质量。实现了由质量潜在缺陷、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三大方面造成的工程损毁均可修复,同时又极大地节省了财政资金投入,解决了建后“管好用好难”、“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高”的问题。目前,该模式已在沈阳市于洪区等区县顺利开展了试点工作。
下一步,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将鼓励各区县学习借鉴于洪区成功经验,继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深入开展。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入更多保险机构参与高标准农田损毁修复工作。进一步研究完善保险机构监督评价机制,提高理赔服务质量,确保我市高标准农田建后10余年内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王毅与文莱外交事务主管部长艾瑞万共同主持中文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
-
2
我省耐盐水稻创5‰盐度下高产纪录
-
3
李克强考察口罩等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保障情况
-
4
[铁岭]省美丽示范村验收组对铁岭市2019年度美丽示范村建设进行验收
-
5
青岛市玉米技术集成模式实现规模推广 实测产量突破800公斤
-
6
“硬核”举措覆盖产销全过程
-
7
王勇出席国家防总、减灾委专题会议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议并讲话
-
8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研究疫情防控形势?部署有针对性加强防控工作
-
9
中国农民丰收节|智慧粮仓守卫“中国饭碗”
-
10
[丹东]2月7日农村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