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0-01-17信息来源: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近日,从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研讨会上获悉,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全力拯救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遏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趋势。
据悉,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由于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生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白鲟多年未见的问题,与会专家指出,白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1983年以来,国家采取禁止商业捕捞利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来试图挽救该物种,遗憾的是,2003年以后长江流域没有再发现白鲟。专家认为,洄游通道阻隔、产卵场消失、过度捕捞、航运、水污染和饵料鱼类资源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导致白鲟数量减少,繁殖规模下降,繁殖频次降低,当繁殖活动停止且高龄个体逐步趋近生理寿命后,种群逐步走向衰退。
针对中华鲟自然繁殖连续中断、繁殖群体数量急剧下降,长江鲟自然种群野外绝迹,长江特有鱼类现存种类减少以及长江渔业资源下降的困境,与会专家提出了落实中华鲟陆-海-陆接力保种工程、积极改善中华鲟产卵场环境、系统开展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工程、加强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技术储备、加大受胁物种监测预警、强化渔政执法等具体措施。
据了解,近年来,为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先后发布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多个物种的拯救行动计划,并以这些旗舰物种为抓手,完善保护制度、推进常年禁捕、构建保护网络、规范经营利用、扩大宣传影响,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动全面落实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迁地保护行动,实施自然种群与栖息地就地保护工程,加强长江水域网格化监测站点布局建设,强化重点物种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全力遏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趋势。同时还将稳步推进长江禁捕工作、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加大保障投入力度,全力拯救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农业农村部网站 唐泓莉摄)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
热点排行
-
1
[抚顺]抚顺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 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
2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研究疫情防控形势?部署有针对性加强防控工作
-
3
[抚顺]精心组织科学指导抚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明显加大
-
4
杨增权副厅长赴合肥市开展农村疫情防控和渔业复工复产工作调研
-
5
[锦州]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召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专题会议
-
6
北京综合施策保障“菜篮子”供给
-
7
中国向非洲三国援助蝗灾防控物资
-
8
泾县:义不容辞 抗“疫”有我----泾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
9
[锦州]助力渔船恢复生产,渔业互保免费送保险
-
10
李克强考察疫情防控与生活物资保障服务平台、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和宏观政策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