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农民旱年调结构瞄准饲料缺口种苜蓿
发布时间:2020-07-10信息来源:辽宁新闻网
记者年旭春报道 7月20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巨力克村的一座山坡上,几头驴正顺着坡道往下走,不远处,村民崔宪春挥着鞭子撵掉队的驴尽快下山饮水。“我干不了重活,没啥事就把它们赶上山吃青草,能省不少草料呢!”崔宪春告诉记者,在聚力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村里的肉驴养殖规模不断加大,养殖户对秸秆的消耗量也明显加大,原本没人爱要的秸秆变得紧俏起来。干旱之年,为应对今秋秸秆不足的隐患,巨力克村包括崔宪春在内的10户村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放弃种植玉米,试验性地种了7公顷紫花苜蓿。
巨力克村有常住居民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村民除了种田外,没有其他增收产业。为了让贫困户增收脱贫,2016年,村党支部书记郭晓辉创办了聚力肉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或其他农户加入养殖肉驴的队伍。如今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的6户社员发展到248户,其中有27户贫困户。
2011年,43岁的崔宪春得了一场大病,花了不少钱。2015年,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每月的生活费让他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在郭晓辉的建议下,去年崔宪春开始养殖肉驴,近一年时间已发展到了10头驴。
“这10头驴真能吃,不到5月份我家存的秸秆就不够了!”崔宪春说,他家去年种1公顷玉米收了约5吨秸秆,平均1头驴每月吃150公斤秸秆,10头驴每月就得1.5吨。赶上干旱一直没种上玉米,正担心玉米种得晚会影响秸秆产量,合作社协调来了紫花苜蓿种子。“这种牧草可割三四茬,产量比玉米秸秆高得多,而且喂驴增重快,我感觉适合我家的情况,6月20日我试种了0.2公顷。”同样,贫困户武文忠也遭遇了草饲料危机。“我家1公顷地,收的秸秆不够喂7头驴的。听说牧草比秸秆产量高,营养价值也高,我今年种了0.3公顷牧草、0.7公顷苞米。”与崔宪春和武文忠的想法一样,还有8户村民也试种了这种牧草。
郭晓辉说,养殖户平均每户养3头驴,其中崔宪春家的规模最大。虽然村民分散养驴的规模较小,但优点是农民投入少,不耽误种地就能把驴养了,而且秸秆自给自足,利润很高。这次村里协调牧草种子让农民试种,一方面是主动调整村民的种植结构,另一方面是让养殖户了解驴增重的好饲料,同时也是应对自给自足式养殖户驴饲料紧缺隐患的一种方法。
编辑:郝爽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