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画好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0-11-27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作为一代农圣贾思勰的故里,山东省潍坊市是我国一座重要的“农字号殿堂”。无论是引发蔬菜种植革命的大棚技术,还是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创造,以及让人惊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为其赢得了“全国农业看潍坊”的盛赞。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并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站在这个历史节点,始终立于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潮头的潍坊,又有哪些创新创造之举?
据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介绍:“在2018年基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2019年以来,潍坊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围绕处理好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殊性与普遍性、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在体制、机制、规划、政策、队伍、举措六个方面积极探寻两大战略的有机衔接(即‘六个衔接’),打好组合拳,画好同心圆,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为全方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奠定优势。”
落地“一把手”工程,围绕“集中全力办大事”,推进体制衔接和机制衔接
位于沂山北麓的临朐县柳山镇,在2016年以前,堪称临朐“位置最偏、村庄最散、农民最穷”的乡镇。“脱贫攻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在柳山都落到了盘活土地等资源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和关键上。”镇党委书记窦海燕说。
因此,柳山推动两大战略衔接,就是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两支队伍统筹使用,工作举措协调推进”,通过一条“土地流转搭建平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面参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共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路径,消除了所有集体经济空壳村,近两年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800元。
“五级书记抓脱贫”“五级书记抓振兴”,到了乡镇这一级,都落到了“集中全力推动乡村发展”这一头等大事上。这在潍坊市市长田庆盈看来,正是两大战略衔接在基层的直接体现:“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两大战略具体到市、县、乡层面,就是要严格按照‘专班体制、战时机制’要求,把‘一把手’工程写在大地上,集聚资源力量,全心全力推进。”
在潍坊,依靠坚实的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脱贫攻坚工程成效显著:2018年基本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潍坊考核位居山东省第2位。如今,这套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已经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合流:分设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级一把手任组长,并成立工作专班,合理分工、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脱贫攻坚进程中形成的社会动员、动态监测、巡查督查、考核激励等机制,已全面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所有脱贫攻坚实施的各类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统筹管理,所有涉农资金整合到乡村振兴“资金池”……
“着眼今后,还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制度设计,将脱贫攻坚这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全方位应用于乡村振兴。在接下来半年内的战略衔接关键期,要将两大战略领导小组全面整合优化,进一步完善升级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体制。”田庆盈说。
落实“四个不摘”,从重点施策走向整体提升,推进规划衔接和政策衔接
前段时间,山东省公布了5个脱贫攻坚先进县,高密市赫然在列。成绩面前,高密市委书记卞汉林这样分析:“一是高密按照两大战略统筹推进的要求,通过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将相对贫困地区仍需巩固拓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等,嵌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实现持续提升。二是高密坚决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建立起以动态监测、即时帮扶为特点的防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手段,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必须统筹发力、融合发展。当前的要点,则是要实现规划的统一性、融合性,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延展性。在此基础上,推动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向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转化,实现由‘精准式’济困帮扶向‘普惠式’共享发展转变。”潍坊市委副书记刘运说。
在规划衔接上,潍坊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明确要求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中,优先向贫困镇村倾斜,科学研判脱贫攻坚项目需要延续和升级的内容,并纳入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
在政策衔接上,潍坊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政策的接续,既持续关注对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更高度重视推动乡村的整体发展。
比如,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收缩的、接续的、强化的政策,重点总结梳理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广泛推广的政策;拓展特惠性政策覆盖范围,将针对贫困户的住房、社保、医疗、教育、金融、产业分红等扶持政策,尽可能地向乡村低收入群体覆盖,建立防返贫、致贫的政策体系;强化均衡性供给,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升乡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
用好攻坚“突击队”,推广一批脱贫好做法,推进队伍衔接和举措衔接
在刚刚获得“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的昌乐县红河镇,镇党委书记王建书介绍,红河推广“党支部+合作社+项目+贫困户”办法,选拔精兵强将包靠推进,高标准建设了桃花源现代农业产业园、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花菇小镇等项目,将扶贫项目建在农业园区,带来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精兵强将冲锋在乡村一线,好的做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互相借鉴,进而融合推进,最终落脚到壮大一地主导产业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上,这是昌乐在县乡层面推进两大战略衔接的主要做法。”昌乐县委副书记徐莹说。
基层实践证明,脱贫攻坚“战时机制”锤炼了一批优秀干部,这支队伍顺势用于乡村振兴,正可大展身手。对此,潍坊市委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马焕军深有体会:“这支攻坚‘突击队’,以行业干部、包村干部、包户干部、第一书记等为主,在会诊贫困村和精准帮扶贫困户的过程中,语言更‘土’了,脸更‘黑’了,作风更朴实了,农村经验更丰富了,本领更高了,可以说与农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这支队伍,如果将来分散使用,很可惜;如果转到乡村振兴战线,肯定能够发挥骨干作用。”
采访发现,潍坊在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为了提升贫困村户的“造血”能力,还催生了涉农资金整合使用、项目嫁接产业园区、项目管理“四权分置”、贫困村党组织会诊提升、积分制考核推进扶贫扶志、孝善扶贫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好经验、好做法,同样已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广泛应用。
“比如,对已经实现的扶贫项目,与乡村振兴项目一起,建立全程监管机制和后续管护机制,项目资产全部确权登记到村,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确保项目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用。对项目收益坚持‘一次分配讲究精准,二次分配讲究公平’原则,既精准规范用于扶贫救济,又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村公益事业等方面,努力让全体村民受益。”潍坊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祖领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