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共进 集体群众双赢
发布时间:2020-06-15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刘桥镇年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9月,在西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合作社主动对接市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富带民富、村民共富,强村与富民双赢、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新路子。
党支部领航,“村民”变“社员”
刘桥镇西杨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随着村民外出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种植土地的主力军从青壮年变成了老人、妇女。种植管理跟不上、投入成本高、粮食产量低、土地收益少等问题不断显现,支部致富能力弱、头雁带动能力差、群众信任程度低的矛盾不断凸显。2008年,村集体欠下8万元的债务,在齐河县属于垫底村,“穷窝”似乎已成为这个传统农业村的代名词。
2008年9月,李化庄当选为西杨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组建了新的村党支部。上任伊始,“改变本村落后面貌、重塑党支部形象、带领村民彻底摆脱贫穷”就成了新支部班子的目标。目标有了,但是要如何实现、如何发展呢?
2012年底,刘桥镇党委组织的一次交流学习给了李化庄极大启发。相关专家到西杨村给村“两委”干部授课,讲解农业发展新方向,推广现代农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等新思路进入大家的视野。思路有了,新的问题又跃然而出——传统的合作社运作模式只能推动部分人致富,无法促进整个乡村的发展,这样就无法实现村“两委”强村富民的目标。
合作社有没有第三种模式?经过多方学习和思索,村“两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合作社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群众的力量聚合起来,把生产资料聚合起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13年9月,李化庄等5名干部发起、15个党员户参与,大家共同按下“红手印”、签下“合同书”,注册成立“年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组织运行上,村“两委”与合作社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一体推进。成立之初,全村500亩耕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全程服务,大幅降低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造成的机械效率损失。小麦一季作物降低生产经营成本5.1万元,相当于亩均增收100元。看到了效益,村民们打消了疑虑,2014年全村耕地全部入社,312户农户成为社员。
在合作社管理上,实行“七个统一”:统一良种供应,亩均节省25.1元,人均节省66.5元,全村节省8.3万元;统一肥料供应,亩均节省40元,人均节省106元,全村节省13.2万元;统一播种服务,亩均节省10元,人均节省26.5元,全村节省3.3万元;统一药物防治,全村节省12万元;统一浇水灌溉,全村节省13.2万元;统一深松深翻,亩均节省36元,人均节省96元,全村节省12万元;统一收割服务,亩均节省20元,人均节省52.8元,全村节省6.6万元。一年下来,全村节省68.6万元。
社会化服务护航,“服务”变“财富”
合作社成立了,农户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亩均增收超200元。但在村“两委”看来,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为进一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西杨村党支部积极想办法创收。
西杨村处于高产创建核心区,配套设施齐全、水利设施完善、土地肥沃、合作社统一经营……借助这些优势,李化庄主动联系有育种基地需求的齐河县绿丰种业有限公司,建议将西杨村作为该企业的小麦育种基地。合作社邀请公司领导到西杨村实地考察,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了育种合同,全村3306亩耕地全部成为育种基地。
种子公司免费向基地提供原种,产出所有小麦良种全部由绿丰公司回收。合作社按公司要求,提供管理服务,绿丰种业以0.02元/斤的价格支付管理费给合作社,同时以0.02元/斤的价格支付运费。合作社将服务费用转入村集体账户,一年集体收益可达16万元。绿丰种业以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格0.1元/斤收购农户小麦种,全村农户增收40万元。
有了西杨村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后,合作社主动与齐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公司合作,借助大公司的影响力和资源,为齐河县和外县村庄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合作社自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69台(套),2019年合作社在外提供植保服务3万亩,其中为禹城10余个村庄提供植保服务1万亩,参与深松深翻服务6000多亩,既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壮大,又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降低了群众生产成本。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