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的科技翅膀硬起来
发布时间:2020-10-19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这篇稿件的副标题用了“再访”两个字。大概十多年前,记者第一次造访梁锥希森新村,这个濒临鲁冀边界的小村庄,刚刚开始规模化养牛,坊间流传着农民企业家梁希森的财富故事。他自掏腰包4000多万元,几乎免费为本村村民建造了100多套280平方米的欧式联排别墅。但这既被乡里夸赞,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他是搞“乌托邦”不现实,这种模式走不远,也有人怀疑他有什么“更大的企图”。印象中,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及其他一些媒体作过报道。
2008年6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我国唯一一家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严格来说,是在旁边的许家新村——梁希森同样给该村村民盖起了100多套同样的别墅。村民住上别墅,但土地相对原有村庄还是节约了几百亩,与梁锥村不同的是腾出的土地正在建设成为马铃薯育种基地。这时给记者的感觉是,这好像就是梁希森“更大的企图”,他能有所作为吗?
此后诸如“希森6号”亩产9.58吨创造马铃薯世界单产纪录,希森马铃薯在我国内蒙古等地区广泛种植,并踏上“一带一路”,在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大面积推广等新闻记者都曾有关注报道,但多年未再踏足梁锥。
直到今年9月23日,山东暨西藏高海拔地区农业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会商专家座谈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中科院以及省内多个高校院所农业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共商攻关农业“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升以及农业援藏等大计。除了很多真知灼见,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中午的工作餐:土豆炖牛肉和馒头,以及梁锥希森新村的重新装修后的中式风格。显然,这些年来梁锥和梁希森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包括对农业科技、产业的执着投入,以及村庄的改造提升等等。
当时由于还有别的采访任务,记者来去匆忙。10月10日,记者又一次来到梁锥希森新村,于是有了以下的采访内容。
想为中国新增五个产粮大省
主要采访人物:梁希森,男,66岁,小学未毕业,现为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9月21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人选)公示目录,乐陵市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高产多用途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为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完成人当中,梁希森列第一位,这是今年德州市唯一一个一等奖项目。9月30日,该项目也获得了德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刚刚获奖的梁希森国庆中秋假期没闲着,他们一行4人用5天时间走过4150公里,奔赴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西部7个省区开展产业调研,寻求多方合作。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梁锥希森新村,只见他骑着一辆老年电动三轮车赶来,身着深蓝色工作服、运动鞋的他从旁边一个纸箱子拿出来一些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你们看,这个大的就是用于炸薯条的希森6号,这个如紫薯颜色般的土豆花青素含量特别高,营养价值不比蓝莓什么的差……”梁希森谈到土豆时,眼里放光,滔滔不绝。
梁希森的经历的确颇有传奇色彩。小学没毕业就出去要过饭,打过铁,卖过馒头,改革开放后开了毛巾厂、建材厂,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颇具实力,并开始到北京承包工程。1999年他冒着风险拍得由自己垫资建设、因资方资金紧张停工的北京玫瑰园别墅项目,房地产回暖后他一度以20亿元的身价跻身胡润富豪排行榜百强。但此后他并没有在房地产领域大展拳脚,而是回到家乡开始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实验”。
梁希森说,自己爱家乡,并不是发了大财后才想到造福家乡的。他拿出一份希森毛巾厂与当时的梁锥村所属的杨家乡政府签订的协议,并请记者念给他听,大意是毛巾厂捐出150万元为乡里修路15公里,换来的是乡里免除梁锥村从1996年起10年的提留和河工。而从2006年起国家就免除了农业税赋。看得出来,他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很是得意。
当然他也并未讳言,建设新村是为了下一步搞农业产业化,而搞产业是要挣钱的。但在这一点上,显然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鲁西黄牛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牛虽然养得不错,但规模仍基本维持原样。在马铃薯育种上,据他自己讲,目前投入超过了40亿元,为筹措资金他关掉4家公司、卖掉了9辆车,卖了上海、青岛等地的房子,现在开始卖北京玫瑰园项目剩余的房子和地,这让他从富翁变成了“负翁”。好在从2015年始见“薯”光,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赢利,全国推广面积现在达到3000万亩左右,特别是“希森6号”全国种植面积已超600万亩。目前,从新品种杂交选育,到微型薯培育,再到种薯大田生产,战线覆盖山东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并向中亚和非洲拓展,成为“中国马铃薯航母”。
梁希森拿出一碗像麦片一样的马铃薯全粉,用热水冲泡,轻轻一搅拌,变成一碗土豆泥。“你们尝尝,是不是和洋快餐里面的一个味道?这就是今后马铃薯产业的方向!”目前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马铃薯全粉生产厂,创新研制出马铃薯全粉与优质小麦面粉预拌的全营养薯麦粉,生产加工出了马铃薯全粉馒头、全粉面包、马铃薯饮料等特色产品,形成了从育种到大田种植到餐桌主食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条。梁希森表示,中国的西部广袤的贫瘠土地,甚至一些高海拔地区,都很适合种植马铃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马铃薯需要打成全粉,需要建设加工厂拉长链条,否则农民种了不能及时售出,就没有积极性再种了。他说:“我们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还要让这双翅膀越来越硬起来。我已经66岁,梦想是能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为中国再新增5个产粮大省!”
小康路上有领头雁也有主心骨
主要采访人物:张洪侠,女,56岁,高中学历,现为梁锥希森新村党支部书记
张洪侠是嫁到梁锥村的,2005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梁锥希森新村作为一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明星村文明村,很多时候是需要她待人接物,所以她透着一股质朴的干练。
10月10日下午,夕阳余晖中,十几名年龄较大的村民在村前广场上剥玉米棒子,大家有说有笑。记者走近一看,张洪侠也在其中。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集体的玉米。梁锥希森新村现在走的是村企合一的路子,村民这些年来也一直比较依靠集体,现有耕地200余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和花生,全部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在这干活,每月可得到两三千元工资。“你看我们这玉米是喂鸡的,鸡蛋产出来也是往各家各户分。蔬菜什么的也是,自给自足吃着放心。”张洪侠介绍,村里形成了肉牛和蚯蚓养殖、种植、饲料加工的循环农业,同时搞起了民宿和乡村旅游,前不久建起了荷塘以及餐饮配套。现在村集体一年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统筹用于村里党的建设、公益事业和精准扶贫等工作。
记者来到村内,景象和原来大有不同,欧式的建筑现在全部变成了青瓦灰砖白墙坡顶的中式风格,墙壁上写满古训家风,画着孔孟先贤,仿佛置身古镇。张洪侠告诉记者,这是四年前,借着对房顶修缮的契机,梁希森董事长投入1亿多元改造的。这样更加保温防水,另外整体风格更加协调,促进了乡村旅游和文化振兴。
“你看,这是以前的村庄,那时村里穷,村民更穷,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张洪侠拿着以前的老照片介绍,照片中院子是用简单的石块垒起的,还有用树枝编的寨门,猪圈就建在路边。张洪侠说,村民一开始住上别墅,的确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了不会用马桶,还要到外面上厕所的笑话,但这些早就过去了。“无论房子建设得多好,群众就业致富问题解决不了,也走不好。”但如今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要么外出务工做生意,要么在希森集团上班,随着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变城市、农民变产业工人、农业变现代化的梦想正在实现。
“我们村能有今天,多亏了梁希森。小康路上他是我们的领头雁,而村班子要当好村民的主心骨。”56岁的她干起活来依然一马当先风风火火,每当有旅游或考察团前来,她总是特别“卖力”推介,“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只要我还能干,愿意一直为村民服务。”
清华工学博士扎根乡土20年
主要采访人物:胡柏耿,男,53岁,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毕业,曾留学欧洲,现为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希森集团将集聚创新动力,突出示范带动,我们相信一定能将希森马铃薯品牌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德州名片。”9月30日,在德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希森集团总经理胡柏耿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胡柏耿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他通过朋友介绍加盟希森集团,一股脑扎进土豆育种大棚,是陪着梁希森在马铃薯这条路上一起“疯”的人。
10月10日,记者在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见到胡柏耿时,他正在与盐碱育种科研人员开会讨论,前些日子,盐碱地马铃薯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在东营召开,希森系列种薯用亩产4627.3公斤的成绩证明了在轻度盐碱地上配合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及营养解决方案可以获得高产,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每亩可收入8000多元,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在这片盐碱地中,希森系列种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用极强的适应性在这里扎根结果。看着从盐碱地中刨出的金疙瘩,我们心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欣慰与喜悦。”说到此处,胡柏耿声音有些颤抖。
“目前,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高级职称达到30%,硕士以上学历共有20人以上,还通过柔性引进人才增强科研力量,当然留住人才也是目前一大难题。”胡柏耿坦言,没有人才就难谈科技创新,这些年来像崔长磊、张志凯和孙莎莎等,一批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这里成长为农业科技拔尖人才,获得省、市奖励。
正是在胡柏耿的带领下,这里组建了组培育苗车间、地下人工智能气候室、超大恒温库、无土栽培防蚜大棚等,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相继研发成功。目前已经有11个马铃薯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包含早熟鲜食、高淀粉加工、薯条薯片加工、彩色高营养等各类专用型品种。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大学展开合作,在哈成立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改良了在中国培育的“希森6号”,使它适应当地生长环境,不仅抗旱、抗病性能好,还可用于鲜食、薯条及全粉加工。
育种让我感到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主要采访人物:刘春雨,男,50岁,高中学历,现为河北省康保县希森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副经理
10月14日,记者拨打了刘春雨的电话,前些日子,他基地里的种薯亩产达到3吨,这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本月底他就可以回到梁锥希森新村的家中。
刘春雨此前一直和妻子在家务农种地,后来希森集团旗下的纺织厂和肉牛场他都干过。2004年,马铃薯种薯基地需要一批工人,刘春雨和妻子张芙丽都报了名。
“基地建设完成后,我便留在大棚内学习管理微型薯繁育。刚接触马铃薯育种时仿佛进入一个新世界。”刘春雨回忆说,那时候自己劲头很足,每天都跟着老师学习。“进大棚前需要消毒,需要用纯净水灌溉微型薯。防病虫害需要格外小心……”刘春雨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迅速成为了公司的骨干。
2007年,刘春雨调任至内蒙古原种繁育基地。“公司说那边刚建设,需要管理人员,让我边干边学,我丝毫没犹豫就过去了。”刘春雨介绍,从微型薯到原薯,从大棚到大田,他再次经历了一个大的自我提升期,没过两年便被提拔成分公司项目负责人。“有一年公司投入太大,工资未能按时发放,等发工资时,发现多了一笔利息。梁总说这算是借我们的。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干下去的决心。我住着村里的别墅,拿着近万元的月工资,有什么不知足的?”刘春雨说。
刘春雨从一位农民成为了一名专业型农业技术人才,眼界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育种行业就像电脑手机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我们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把种子掌握在手里。”他认为,马铃薯是很多国家的主粮,但在中国还是当作蔬菜,其实完全具备充当主粮的潜力,这个关键就是育出良种。马铃薯良种在全国乃至世界很多种植区也依然是供应不足,他相信这个产业会越做越大,当看到更多新品种被选育推广,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