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层说|三产融合,奏响产业兴旺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0-10-23信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三产融合发展要结合实际,对农村三次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范围,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当前,山东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更多农产品实现“身价倍增”。三产融合,怎么融?如何合?请看记者的报道。
菏泽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连岗
牡丹产品琳琅满目市场知名度仍待提高
要不是一次为客户采购牡丹产品的经历,我不会想到自己会在牡丹产业这条路上能走10多年。最开始,我们成立了牡丹应用研究所,专业从事牡丹籽油的研究开发。后来我又在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牡丹籽油及相关产品。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公司现有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三大系列共四十多款产品。
我们的主打产品是牡丹籽油,因此油用牡丹的种植面积和原料质量是我们的“命门”所在。多年从事牡丹产业的经验让我越来越清楚,牡丹产业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牡丹种植、加工和销售“绑”在一起,形成全产业链条,才能让种植户有收益、加工企业有资源、牡丹产业持续发展。今年4月,我们与11家牡丹种植合作社签订了万亩牡丹种植合作协议,迈出了牡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步。
近年来,牡丹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牡丹产品琳琅满目,但市场知名度仍然不高。比如牡丹籽油,其营养丰富,又有医疗保健作用,但目前只能作为一般食用油销售,由于出油率低、成本高,价格高出一大截,竞争优势不足。为破除这一瓶颈,我们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加大对牡丹产品的科技成果鉴定,培养高质量品牌,提升牡丹产品知名度。(赵念东 报道)
聊城市葫之源葫芦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郝洪燃
希望葫芦产业吸引更多有创意的年轻人
我们村是“中华葫芦第一村”,也是北方较大的葫芦集散地。从葫芦种植、葫芦工艺品加工到葫芦销售,这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村里的年轻人,多数从事葫芦电商产业,把葫芦卖到了全国各地。
村民依附葫芦为生,葫芦也确实为村民们带来了小康生活,一些贫困户也因为从事葫芦加工,改善了生活状况。现在村里几乎可以找到所有加工工艺的葫芦:有直接出售白皮葫芦的,有主营范制葫芦的,有主营机雕葫芦的,也有擅长挽扎葫芦的。葫芦一经加工,价格便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一有新工艺加工的葫芦工艺品问世,价格更高。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葫芦销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工艺品葫芦价格较为稳定,利润空间越来越透明,传统的加工户很难有更多的创新。
这两年,我把景泰蓝的加工工艺与葫芦加工相结合,做出了类似于景泰蓝图案的掐丝葫芦,出厂价格三四百块钱一个,零售价格翻倍。一旦有新品上市,很快就会出现跟风者,价格也会被稀释,这种情形导致了从业者创新积极性不高。我们也曾尝试邀请专业院校的教授、大学生前来参观、寻求合作,但多数大学生都不愿到乡村工作,希望葫芦产业能吸引更多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把小葫芦做成真正的大产业。(高田 王忠友 付真真 报道)
青岛斋堂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经营者刘云锋
海工装备水平提高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我们这个海洋牧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斋堂岛海域,海域总面积580公顷,入选了第三批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在近几年的三产融合探索中,我们的一产主要是网箱养殖,由于水深问题,以前放了一些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二产主要是海产品的加工,今年放了几百亩的三倍体牡蛎,先养好,后期进行罐头等深加工;三产则主要是海洋服务业,近期我们将通过陆地配套拿地,建设酒店、宾馆,进行旅游开发,另外还有少部分的海钓业务,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从产值上看,二产产值还比较少,几乎没有,一产大概占到了80%,三产大概占20%。
针对海洋牧场的三产融合,除了减免海域使用金等政策性鼓励措施,作为海洋牧场的经营者,我觉得海工装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就海洋牧场来说,单纯的水体养殖面积是有限的,通过海工装备水平的提升,实现立体化养殖,是未来的产业方向。近期我们也计划前往中集来福士等海洋牧场养殖平台生产企业进行考察,争取引进一些高端装备。
对青岛来说,还存在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由于土地价值攀升,海洋牧场岸基配套建设拿地难,发展离岸服务业受到了空间制约。这也是制约海洋牧场实现陆海融合的难题之一。(张忠德 报道)
沾化区下洼镇生源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同喜
冬枣合作社里新事多
我们通过整合闲置村集体资源共同打造了镇域首家农业综合体项目——枣恋谷,以自驾采摘、垂钓餐饮、花海观赏、农耕文化、游船画舫、研学教育为支撑,通过新产业进驻、闲置资源整合,实现规模经营,促进沾化冬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日合作社为枣农统一购进或者免费提供了优质低价的有机肥、生物菌肥150多吨,统一安装滴灌,仅这两项每亩节省500元。合作社通过与滨农科技、京博农业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绿色防控、声波驱虫、飞防等新技术、新设备12项,实现公司产品推广示范和枣农生产节支双赢。
在我们生源冬枣专业合作社产品展示橱上,摆的是冬枣芽茶、枣花蜜、枣木雕刻等多种沾化冬枣系列产品。将一棵枣树从枣芽、枣花到枣树根“吃干榨净”,让一棵枣树长成富民强农的大产业。
在枣恋谷里,游客既可借助农耕文化体验馆的农耕工具进行体验实践,感受农耕文化变迁历程,又可以感受弥雾机、大棚宝等智慧农业设施带来的种植现代化。
今年,合作社冬枣销售势头良好,客户对冬枣品质很满意。初步测算,枣农全年通过销售枣芽、旅游采摘、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带动,比去年增收约30%,合作社预计可实现利润5万元。(姜斌 贾海宁 宋培毅 报道)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