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桥区建设“四好”美丽乡村打造农村长治久美新乐园
发布时间:2020-04-14信息来源: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桥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7批统筹推进7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中心村建设、2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注重抓好已建成美丽乡村的长效管护,精心打造出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特色打造好。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四美”标准,修订完善全区村庄布点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体现一村一景。在保留皖北农村风貌、弘扬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依托传承传统文化和乡村资源禀赋,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名片”,做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立足乡村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注重服务功能、建筑风格、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掘村庄文化内涵,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持久生命力。把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弘扬作为重要内容,为美丽乡村增添文化之美,做到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成功打造了“八张、沈家设施蔬菜园”“关湖甜叶菊产业园”“闵祠银杏园”“镇头香稻米基地”等 20 多个特色产业村,做响了蒿沟牡丹节、沈圩桃花节、关湖油菜花节、五柳旅游节、沟西西瓜节等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
要素保障好。区委、区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通过项目化管理,严格落实要素保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在资金保障上,积极创新美丽乡村建设融资方式,2013年以来,共投资15.6亿元用于美丽乡村(镇)建设。在项目支持上,积极整合土地增减挂、安全饮水、污水治理、道路畅通、农田水利改造提升、绿化提升等项目向美丽乡村中心村集中。落实好管护资金。区级将美丽乡村中心村长效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中心村每年安排5万元管护经费;乡镇、村根据中心村长效管护实际需要,自筹部分管护资金。对管护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管护资金用在刀刃上。
产业培育好。以创新的理念抓产业,盘活发展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为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提供资金支撑。永镇乡关湖村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践行创先理念,积极培育甜叶菊产业,建立甜叶菊扶贫基地,成立甜叶菊专业合作社,2019年发展甜叶菊种植12536亩,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8.5万元;夹沟镇镇头村依托三面环山、自然景色优美、水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积极培育香稻米产业,2019年发展香稻米种植5682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8.6万元,为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长效管护好。坚持有管护机制、有管护资金、有管护人员、有管护措施、有督查考核“五有”标准,注重抓好中心村长效管护,确保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心村长治久美。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村公共服务中心、公厕、室外体育器材等公共设施由村委会作为管护主体和责任人;户厕、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由农户负责管护;污水处理设施由市场化公司统一建设、运营和管护。积极开展“最美乡镇”“最美村(居)”“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和“十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户”“美丽庭院”等乡风文明建设评选和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家风和谐。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