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五措施筑牢农业产业扶贫成果

发布时间:2020-05-03 17:07信息来源:农业之友

抓特色优势,发展牦牛青稞产业。继续推进《牦牛青稞三年行动计划》,健全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实施牦牛博物馆、牦牛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打造牦牛产业示范园5个,打造牦牛全产业链。制定牦牛生产与加工标准,打造“世界牦牛之都”品牌。全省集中精力发展11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牦牛产业,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超过24户,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4200元,2015年精准扶贫以来扶累计脱贫人数超过1400多户;龙头企业和园区等通过牦牛产业带动,实现脱贫人口超过2100多户,脱贫人口1万多人,贫困户通过股份合作实现了长期稳定脱贫。加快青稞优质新品种选育,繁育青稞良种6万亩,建成年运营2万吨以上青稞食品加工生产线5条。2018年起,投资7700万元扶持青稞产业发展,项目围绕青稞产业发展,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机制,直接带动种植农户1000户4000人以上,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青稞产业的收购、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环节间接带动当地农户3000户1万人左右,通过政府对青稞产业扶持,对于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利益联结,提升主体带贫能力。认定一批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认定10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推进农牧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和规范化建设试点。持续深化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行动。全省现已拥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省级50家,带动农牧户50.6万户,涉及牦牛、藏羊产业的合作组织千余家。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农牧部门备案的16387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50余万户,其中贫困户占5%左右。涉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各个产业,辐射到生产、加工、贮藏、运销等各个环节,涵盖粮油薯、肉蛋奶、果蔬鱼等农畜产品生产,并逐步扩展到农机、民间工艺、旅游休闲农牧业等多领域。

强科技服务,推动生产营销进档。落实农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督导技术专家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每县每种特色产业设置2-3名技术专家,确定产业技术专家397名,每位技术专家每年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不少于2次;推进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工作,年培训农牧民15234人次。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向贫困地区服务力度,推进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全省10个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先后研发了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旱作农区蚕豆覆膜栽培技术,选育了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15号,培育出“青杂15号”春油菜、“阿什旦”“雪多”牦牛新品种,推广牦牛藏羊高效养殖、青薯9号、蚕豆混播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10项以上。加大产销对接服务力度,先后组织28个县57家企业参加了在北京市和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专场活动,达成了2.17亿元采购意向。组织11家深度贫困县企业和合作社参加了第二十届“青洽会”,现场销售额达14.7万元。3家企业参加渔业扶贫产销对接活动,签约意向1500万元。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与宁波鸿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签订冷水鱼加工项目,项目投资金额为6000万元。

美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农牧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力争创建一个示范县。摸清农村改厕底数,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分层次分类别推进。探索适合高原和农村牧区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污水处理技术。扎实推进以“三清一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在大通、互助两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截至目前,已建成农牧民厕所38896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7%,农田残膜回收率89%。4015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占96.8%;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420余个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占10.13%。

借协作助力,深化农牧产业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支援帮扶合作交流工作的意见》精神,争取农业农村部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发挥北京“青海之窗”、南京“青货”营销店、嘉兴枸杞一条街等实体展销作用,实施“千牛万羊”入鲁工程、“雪域果洛”品牌打造、天津果品蔬菜推广、设施蔬菜“飞地”建设等。推进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和技术推广单位、科研院所、农牧业企业技术合作等,推动支援帮扶合作交流上新台阶。2019年落实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06亿元,重点用于泽库县、河南县、囊谦县以及曲麻莱县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2019年落实省级“粮改饲”资金7281万元,在全省2市4州25个县(市)完成饲草种植面积60.39万亩,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场放牧压力。配合中国农科院与青海省“三区三州”12个县进行了帮扶对接,科技帮扶工作已陆续展开。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农业援青成果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活动,参观了援青成果、交流了援青经验、完善了合作机制、深化了部门合作。


阅读 5

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本站会及时协助解决。